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冯自平  郭烈锦 《化工学报》1997,48(2):180-185
在中低压条件下,对卧式放置螺旋管中汽-水两相流烧干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螺旋管内烧干机理。结果表明,卧式螺旋管内烧干主要受二次回流及沿烧干点的热扩散作用控制。烧干首先在管圈出口处发生,然后再扩展到上游。在同一截面上,烧干首先在管圈前侧和后侧发生。在实验基础上,给出了卧式螺旋管临界干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82.
垂直圆管内湍流泡状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汉洋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4,55(4):563-568
在经典Euler/Euler型水动力模型基础上,引入考虑不同直径气泡的种群平衡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泡状流,对液相和气相分别建立了基本方程,通过对气泡的受力分析并考虑气泡之间聚合和破碎效应后给出了本构方程,建立了封闭的双流体模型并用于垂直管道湍流泡状流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垂直管道湍流泡状流中的相含率分布、速度分布、湍动能分布、气泡直径分布以及气泡直径分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3.
热流密度对汽水两相流压力波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螺旋管内绝热和沸腾汽液两相流动时压力波动特性。分析了热流密度对压力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沸腾时波动的均方根和分形参数(分维数、关联维数和Kolmogorov熵)与绝热两相流明显不同,加热热流密度的大小影响各特征参数的大小及其随干度的变化规律。未考虑热流密度影响的流型图或流型转变准则只能在小热流密度时使用。  相似文献   
84.
生物质模型化合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以K2CO3为催化剂,在450℃,27.5MPa条件下对生物质的三种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超临界水中进行了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初步讨论了气化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纤维素的气化效果最佳、半纤维素次之、木质素最差;混合物中木质素的存在会抑制H2和CH4的生成,但抑制作用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减少而减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同时,获得了预测产气量与混合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之间关系的关联式,实验证明,关联式预测精度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5.
水平管道段塞流特征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差压波动信号的详细分析 ,明确了液塞头和液塞尾到达和离开传感器测压点的时刻与差压信号特征点之间的物理关系 ,提出了采用差压波动信号分析技术获得液塞速度、液塞长度和液塞频率的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 ,在室内长 2 4m、内径 0 .0 5 4m试验架上以空气 水、空气 柴油和空气 6 8# 机械油为介质进行了实际测试 ,经过和文献中数据以及经验公式对比 ,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6.
卧式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内沸腾传热恶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高压汽水回路上进行的卧式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内沸腾传热恶化特性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参数范围内出现的传热恶化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研究了出现恶化的条件及机理;给出了传热恶化时的热负荷关系式。  相似文献   
87.
水平长直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flow patterns and their transitions of oil-water two-phase flow in horizontal pipes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wo kinds of horizontal tubes, made of plexiglas pipe and stainless steel pipe with 40 mm ID respectively. No. 46 mechanical oil and tap water were used as working fluids. The superflcial velocity ranges of oil and water were: 0.04-1.2m·s-1 and 0.04-2.2m·s-1, respectively. The flow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visualization and by transient fluctuation signals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drop. The flow pattern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phases in the pipes. Flow pattern maps were obtained for both pipelines. In addition, semi-theoretical transition criteria for the flow patterns were proposed, and the proposed transitional criteria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data in liquid-liquid systems.  相似文献   
88.
造纸黑液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对造纸工业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水气化技术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有机废水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造纸黑液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回顾了近年来造纸黑液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与高附加值化学品回收的进展,介绍了制氢反应机理,系统总结了温度、压力、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等因素对黑液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影响,介绍了造纸黑液里各类有用无机盐在超临界水条件下的反应、分离回收及造纸黑液超临界水气化反应装置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对造纸黑液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回收有用成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智能识别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在线识别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最短时间历程的参数波动过程完成由参数波动的特征空间到流型空间的映射。CPN神经网络能够对自组织映射的结果进行有导师的训练,因此可以为流型的自动、客观和在线识别提供有效的手段。文中结合压力波动过程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系数,对U形管垂直上升段内空气-水两相流的流型进行自动识别,在线性指标达到了8.2s。对如何提高流型快速识别的在线性指标和识别率等作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测量水平管道液塞速度和长度的差压波动分析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压力波动信号互相关求液塞速度存在的不足,引入了差压波动分析法,明确了液塞到达和离开上、下游测压点的时刻与差压波动信号起峰点及落峰点位置的关系;分析了电导探针信号、差压信号和压力信号互相关所求得的相关速度的含义,指出差压互相关得到的是液塞运动速度,电导探针信号互相关得到的是液塞速度与液膜段界面波速度的平均值,压力信号互相关得到的相关速度具有随机性;明确了差压信号脉冲宽度为液塞从传感器上游测压点运动到下游测压点的时间间隔,脉冲宽度与液塞速度的乘积为液塞长度与差压传感器间距之和.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分类,把空气-水、柴油和机械油的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液塞速度和长度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