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振动荷载的长期循环作用下,岩质边坡中的原生结构面可能扩大并产生新的破裂面,直接影响到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以某节理岩体边坡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制作模型框架并在其内建造室内节理岩体边坡模型,利用振动台对边坡模型进行振动加载,研究在振幅分别为1.0,1.25,1.5 mm的振动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对比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振幅都为1.5 mm时边坡模型的变形差异。循环加载试验表明,在振动荷载作用下,边坡变形随振动荷载振幅、振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边坡模型对于竖向的振动荷载更加敏感;边坡模型在受到振动荷载作用时,顶部的变形大于底部的变形;长期的振动荷载作用会导致原生裂隙延伸、扩张、贯通,引起边坡变形增大;根据变形情况提出边坡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及变形导致的整体性滑坡和局部滑塌2种可能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对节理岩体边坡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疲劳劣化机制和边坡工程的长期安全性等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2.
闽江下游水质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将线性时间序列模型-自回归模型引入环境水文地质学领域,利用闽江下游水质pH值以及浑浊度观测序列资料,建立描述水质变化的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用于水质变化的中,长期预测工作,对合理开发利用及有效保护闽江下游水利资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水泥土的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载荷控制、非对称正弦波动态载荷变化方式对水泥土进行疲劳载荷试验。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水泥加固土会在比峰值应力低的应力水平下,由于变形累进到一定程度而导致破坏,表现为低应力性破裂特征。荷载振幅与荷载频率直接影响着水泥加固土的疲劳寿命,但荷载振幅比荷载频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大得多。  相似文献   
44.
某岩体结构面特征与桥墩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测了某桥墩场地岩体的结构面产状,利用赤平投影分析方法对结构面进行分析,得到不利于桥墩岩体稳定的4组优势结构面,进而对桥墩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5.
砂岩疲劳特性的超声波速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地基或边坡在长期动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疲劳损伤,岩石和混凝土材料都属于脆性材料,在疲劳损伤衰减规律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变形及损伤特征也存在一些实质性的差别;另外,岩石材料由于其风化程度不同或所含成分及含量不同,其疲劳损伤演化进程也都不相同.对砂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特性进行实时超声波速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穿透砂岩试样的横向超声波速随着荷载的循环次数发生明显的三阶段衰减,即初始迅速衰减、稳定衰减与临近破坏的急速衰减三个阶段,它们分别约占疲劳寿命的10%,85%和5%,相比混凝土材料而言,到达第2阶段末波速的衰减幅度较小,且第3阶段经历的循环次数相比疲劳寿命而言极短;基于超声波速定义损伤变量,建立砂岩疲劳累积损伤的演化方程;最后对不同类型的砂岩疲劳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含砾砂岩与粉砂岩疲劳过程中纵波波速都发生了明显的衰减现象,衰减速率前者高于后者;弱风化的砂岩疲劳损伤过程中纵波的衰减现象比强烈风化的砂岩明显.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岩质地基、边坡的疲劳健康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风险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监理原则对工程进行监控。福州大腹山隧洞施工监理实践表明,岩土工程中引入工程监理制,对确保隧洞施工自始至终处于安全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廖兴灵    简文彬      樊秀峰      章德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3,(2):128-136
针对东南丘陵山地降雨型滑坡变形发展特征,现有滑坡预测模型应用存在局限,结合滑坡变形特点研究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预测模型。以福建安溪尧山滑坡为例,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滑坡监测数据进行研究,采用集对分析、灰关联法、麻雀搜索算法及深度极限学习机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考虑滑坡位移滞后时间基于深度学习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SA-DELM模型的MAE、MAPE、RMSE相较于已有的BP神经网络、SVM模型均更小,同时模型结合了滑坡影响因子以及水位-位移滞后特征,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位移预测效果较好且精度较高,可推广应用于类似的滑坡位移预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