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精细刻画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3_4段第10韵律(简称Eq3_4~(10)韵律)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组合、孔隙类型和孔径分布,判断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寻找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目标,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潜江凹陷Eq_34~(10)韵律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以及钙芒硝、石英、长石、石盐和黄铁矿等,主要岩相有泥质云岩相、云质泥岩相、灰质泥岩相和泥质灰岩相;主要孔隙类型为白云石晶间孔、粘土矿物晶间孔和碎屑粒间孔,泥质云岩相和云质泥岩相的页岩孔隙结构较好,主要受白云石、黏土矿物和钙芒硝含量的影响.页岩油储层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含油性也与这些地质因素密切相关,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约为20%、白云石质量分数约为60%的泥质云岩相为最好的页岩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2.
绿色金属铋系纳米材料在满足润滑剂环保要求同时也显示了良好的摩擦学性能。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铋系纳米材料在润滑油脂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并指出了铋系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脂添加剂在摩擦学中的研究发展趋势。铋系纳米材料在润滑油脂中的作用机制为:铋系纳米有机物易于吸附在摩擦金属表面上,生成了一层有机复合膜;由于铋金属纳米粒子带有电荷而向表面移动,并沉积于摩擦表面形成非晶体或无定形膜,从而起到减摩抗磨作用。铋纳米粒子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其在润滑中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研制和合成新的分散剂和稳定剂,可解决润滑油中纳米粒子在苛刻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根据盲童对学校环境的特殊需要,从盲童的感知觉特征入手,对盲校环境的畅通性,可识别性和安全性设计作了初步探讨,并将这三方面概括为盲校的无障碍系统。  相似文献   
44.
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潜江组潜二-四段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各样品具有差异的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潜二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1.38%,总体处于未熟-低熟阶段(Ro为0.26%~0.5%),矿物中蒸发岩类矿物含量高;潜三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2.53%,总体处于低熟-中等成熟阶段(Ro为0.5%~0.88%),矿物中石英和黏土含量较高;潜四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0.69%,总体处于中等成熟-成熟范围(Ro为0.55%~1.3%),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与北美及中国其他地区的页岩相比,潜江组盐间页岩具有"低黏土矿物、低石英、高碳酸盐、低脆性矿物"的特征,但其中潜三段的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56%),脆性指数较大(平均75.3%),具有较好的脆性,是潜江组盐间页岩最有利的勘探层段。   相似文献   
45.
GSM中基于状态机模型的HLR操作实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某种GSM移动程控交换机归属位置寄存器HLRMAP User操作实体的工作原理,对HLRMAP User操作实体中各业务处理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考虑到各种业务处理的并发性,采用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思想,对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管理调度,按照消息驱动状态转移的原则,记录每个过程标识ID及其当前状态,过程处理中状态数据包完整记录了线索信息,保证了状态的正常演进,对于数据的冲撞采用了消息缓存机制,并且保证了过程的有序进行。这种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的设计方案适合于实时、并发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6.
吡嗪类化合物是葵花籽油Maillard反应形成风味的重要物质,Maillard反应的前体物质(游离氨基酸和肽)与葵花籽油中主体特征性风味化合物形成密切相关。游离氨基酸在一般食品体系中含量较少,肽的种类及肽的结构在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形成葵花籽油风味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重点综述了葵花籽油特征风味化合物吡嗪类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突出肽尤其是小分子量多肽的作用。从二肽的结构角度展望,结合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和碳模块标记技术深入探究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为食用油生产过程中风味化合物的控制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利用QPQ技术对F690海工钢进行盐浴复合强化处理,考察了碳氮共渗温度和时间对F690钢渗层组织、相结构及硬度、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QPQ处理后,F690钢表面形成由Fe3O4氧化层、Fe2C/Fe2N化合物层及扩散层组成的渗层,且渗层组织平整均匀。随着QPQ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渗层厚度增加,渗层硬度均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共渗温度为570 ℃、时间为60 min时,F690钢的渗层硬度达854HV,较F690钢硬度提高1.7倍。与F690钢相比,3.5%NaCl介质下渗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腐蚀速率降低了86.71%,摩擦系数下降约12%,磨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8.
呼叫模型是软交换设计的核心,软交换呼叫模型设计应体现网络融合及控制分离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适合软交换特点的呼叫模型,该呼叫模型的设计借鉴并作了成熟的智能网呼叫模型改进,借用其连接模型和业务接口,同时增强媒体控制能力,使之与H.248/MEGACO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相配合,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承载、业务逻辑与呼叫控制的分离。它支持多协议接入,满足开放式业务的需求,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较好地满足软交换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49.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层砂岩储层孔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多集中在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中,储层埋深主要在3500~6200m左右,目前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粒间溶蚀孔隙,次生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20%之间,主要是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和硅酸盐颗粒溶蚀形成的。根据温度—深度—成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推测,由于有机酸在高温下可转化成CO2,因此垂向上发育的另一个次生孔隙带大约在6500m以下,主要是溶解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所致。  相似文献   
50.
《白酒品评与勾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方向选修课程,是学习白酒品评与勾兑岗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重要载体.本文概述了《白酒品评与勾兑》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探讨了开发课程教材、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安排、改进授课方式、升级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对课程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