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取直接在硅片上真空蒸镀NiCr合金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并采用H2等离子体球处理碳纳米管薄膜,测试其场发射特性,并与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薄膜进行了比较,得到碳纳米管薄膜开启场强有所降低,为1~1.2 V/μm。对碳纳米管薄膜进行老炼处理,最大场发射电流由12.3 μA提高到34 μA。  相似文献   
12.
旋流器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短路流的存在造成溢流跑粗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并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相比,筛孔型溢流管结构可延长颗粒在旋流器内的分离时间,使短路流重新进入外旋流进行充分分离,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圆柱型溢流管旋流器相比较,采用筛孔型溢流管分离效率显著提高,-25 μm分级质效率由47.59%提高到58.00%,分级量效率由48.74%提高到60.08%,溢流产物更细,粗颗粒减少,溢流跑粗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随着溢流管开孔率增大,溢流产率提高,溢流和底流产品粒度均有变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常规旋流器锥段为直线型锥或单一曲线型锥,在生产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底流夹细和溢流跑粗,分离精度有待提高。综合2种曲线锥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提出了一种复合曲锥旋流器,其上锥段向轴心内凹,下锥段由轴心向外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直线型锥和复合曲锥旋流器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变化,发现随着曲率指数n由1增加到3,在上锥段切向速度和外旋流轴向速度增加,在下锥段切向速度和外旋流轴向速度降低,促进了密度层更合理的分布,分离粒度由19.38μm增加到24.91μm,分离精度由0.517提高到0.649,其中5μm颗粒的底流回收率由6.98%降低到2.40%,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普通旋流器所存在的溢流跑粗问题,提出一种带有中心曲面锥的水力旋流器,利用中心曲面锥结构引导内旋流中一部分粗颗粒到外旋流重新参与分离,减少溢流跑粗。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中心锥型旋流器和中心曲面锥型旋流器的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将中心锥改进为中心曲面锥后,中心锥体附近流体的径向速度增大,进一步强化了内旋流中粗颗粒向外旋流的运动,减小了粗颗粒进入溢流的概率;切向速度变大,有利于颗粒的离心分离;轴向速度减小,颗粒分离时间延长,分离更充分;湍动能减小,流场更加稳定。模拟结果显示,与中心锥型旋流器相比,中心曲面锥型旋流器溢流中≥35 μm 颗粒含量相对减小 11.08%,≥35 μm 颗粒的分级效率提高了 4.04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干扰床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W型反射盘、切向进料的新型干扰床分级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分级机进料口入料速度和给水室进水速度对分级机内部流场特征及分级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进水速度和进料速度区间内,新型干扰床分级机分级腔内的流场更稳定,更有利于颗粒的沉降和分级效率的提高。当进料速度为1.6 m/s时,料浆分级效率可达70.8%,产率可达35.6%。当进水速度为0.9 m/s时,料浆分级效率可达58.7%,产率可达34.6%,研究结果对揭示分级机分级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试验室模拟疏浚工程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分别采用高铬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Q235-AF管道与聚氨酯管道进行耐磨性能对比试验。通过测量管道重量变化并转化试验数据,得出4种材料在疏浚工程中的耐磨性能,从高到低依次是聚氨酯、高铬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Q235-AF,而且聚氨酯的耐磨性能与Q235-AF钢管相比至少提高8倍,所以聚氨酯可用于疏浚工程的耐磨管道。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冲击波的板料塑性成形新技术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提出利用激光冲击波技术实现板料的柔性塑性成形,分析了其成形机理、工艺过程和技术特点。利用脉冲能量为10-30J,脉宽为20ns的激光束,对SUS304薄钢板和40Cr进行了激光冲激波胀形实验,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波板料成形是一种冷塑性成形技术,具有超快速、高应变率等优点和较大的成形柔性。能适用于常规模具无法成形的结构钢和复合材料的成形,拓展了冷冲压成形的零件范围。  相似文献   
18.
激光淬火+冲击复合强化处理QT800-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经激光淬火强化处理后的球墨铸铁QT800-2的强化区域再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强化处理后的球墨铸铁QT800-2与经激光淬火强化处理区域相比,各项机械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其中硬度提高了18%,耐磨性提高了100%,尤其是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全部变成了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本文结合500KV输电线路杆塔的特点及当前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情况,提出500KV输电线路杆塔塔脚、基础、基面处理等有关技术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北方某供热计量示范项目的调查,对各种供热计量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入户调查,研究了用户行为节能、散热器罩对散热量的影响、用户的热舒适感觉及两部制热价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