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数阶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控制,提出一种分数阶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法。建立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分数阶预估-校正算法研究了其混沌动力学特性, 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简单新颖的分数阶自适应反馈控制器,实现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控制。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结合使用分数阶不等式、Mittag-Leffler函数和Laplace变换,获得了在所设计的控制器作用下系统全局镇定的充分条件。最后,数值仿真实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对随机正弦外部扰动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2.
新型封孔技术在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传统封孔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了现存封孔方法的缺点,经过研究提出了膨胀水泥新材料封孔的方法。膨胀水泥新材料具有流动性强、膨胀性好、凝结速度快、抗压强度大、早强固化等特点。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及效果分析,在现场测压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3.
电力系统具有天然闭环特性,在激励信号注入位置与辨识用信号量测位置不同时,负荷模型参数辨识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闭环特征。文章以台区模型辨识场景为例,研究了闭环条件下负荷机理模型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见的闭环辨识方法,总结了实现机理模型闭环辨识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并依据该条件选择了无需反馈通道模型先验知识且可直接辨识原系统模型的两阶段辨识法。对台区负荷动态机理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和模型转换,并将其嵌入两阶段辨识的第二阶段,可以实现机理模型参数的在线闭环辨识。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负荷辨识的闭环特性以及所提两阶段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高位巷道瓦斯抽采诱导浮煤自燃影响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高位巷道瓦斯抽采技术条件下,以研究煤自燃形成机理为切入点,依据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矿13190工作面自然发火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及现场辅助测试,对煤岩裂隙发育漏风通道模式、采空区浮煤碎胀特性、漏风动力源展开研究,发现巷道瓦斯抽采,增加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的自燃风险,主要体现在:1)造成工作面、采空区及抽放巷道端口间存在漏风通道及动力;2)采动应力及抽采巷道松动圈造成采空区煤岩裂隙充分发育,采空区浮煤压实程度降低,浮煤碎胀性增加,有利于煤自燃蓄热;3)采空区浮煤一旦氧化,造成采空区高温点与漏风通道间存在温度梯度,从而形成的内生火风压,加剧采空区破裂浮煤的自燃进程,诱导采空区浮煤自燃发生。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采空区瓦斯赋存分布和涌出机理研究,结合工作面顶板岩性,合理布置顶板走向高位钻孔,使高位钻孔起到同孔多用,即瓦斯抽放孔兼作灌浆孔,通过钻孔向采空区灌浆,达到采空区防灭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褚廷湘  余明高  杨胜强  徐全  孟牒  贾海林 《煤炭学报》2010,35(12):2082-2087
针对立体瓦斯抽采及上覆岩层裂隙演化对采空区浮煤自燃的影响,以研究漏风通道及煤氧化动力为切入点,以阳泉矿区U+Ⅱ型综放工作面为背景,研究立体瓦斯抽采及煤岩裂隙发育造成采空区漏风与自燃的耦合关系。经研究发现,瓦斯抽采及上覆岩层的裂隙发育为采空区浮煤氧化提供了漏风通道及动力,加剧了采空区浮煤的氧化。  相似文献   
27.
立体抽采下采场瓦斯流动规律及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的研究瓦斯立体抽采条件下的采空区的瓦斯流动和涌出规律,根据"砌体梁"的顶板下沉移动曲线和导气裂隙带的"O"型圈理论,研究煤矿井下采空区破碎煤岩的渗流特性,对垮落带破碎煤岩的渗透率进行量化研究,推导出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垮落带的渗透率半理论化的表达式,并将其应用于阳泉三矿K8206综采工作面的U+I型+高抽巷的瓦斯立体抽采系统中,根据现场情况建立对应的CFD模型,得出瓦斯立体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瓦斯流动及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大量观测数据高度吻合,为瓦斯抽采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随着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和泛在物联网的建设和推进,传统电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智能测量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使得电网不仅能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集成各类分布式能源,还能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能源解决方案.鉴于此,对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讨论智能电网的特点和能源数据的多源性,总结大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机器学...  相似文献   
29.
简述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T89C51CC01单片机上的移植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CAN和μC/OS-Ⅱ的新型电子测量仪。此系统所需数据来源于CAN网络,因此,处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多个物理量就能显示在同一仪表盘上,成功实现多功能、远程、数字化测量。并描述此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30.
基于冗余TTCAN构建一种新型实用校园用电监测系统.以自带CAN控制器,且支持TTCAN功能的单片机T89C51CC01为核心,结合CAN网全新冗余方式--网状冗余,设计硬件系统.通信网络及软件上采用TTCAN概念对CAN网络进行有序化,建立TTCAN通讯机制,进而通过转换接口接入Internet,实现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实时通信,便于安全、实时、可靠地实现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校园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