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工业技术   14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诺敏河古城子水文站1952-2014年,连续63年的实测年径流量为基础,对该站年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的周期性、年径流量特征值、年径流量P-Ⅲ型曲线适线计算等进行分析,总结诺敏河下游地区年径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现代服务业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提高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生工作实现。学生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需要建立健全8项有效的机制,并发挥好作用,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3.
热敏电阻器按电阻温度系数可分为两大类,即负温度系数(NTC)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它们作用不同,应用范围也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一、NTC热敏电阻器的正确使用NTC热敏电阻器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  相似文献   
74.
采用氯化物溶液在430不锈钢表面电沉积Co-Mn合金,重点研究了镀液pH值和电流密度对镀层微观结构及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2.5~6.5、电流密度为125~225mA/cm2时,镀层中的Mn含量随着pH值和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电流密度为125和175mA/cm2时,pH值是决定合金成分的主要因素,电流密度达到225mA/cm2时电流密度是影响合金成分的主要因素;电镀Co-Mn合金的优化工艺参数为pH值为4.5、电流密度为125mA/cm2,此时镀层质量良好,Mn含量可达20%(原子分数)以上;通过除氢处理及在800℃空气中的氧化处理,合金镀层转变为连续、与基体结合良好的MnCo2O4尖晶石涂层。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常见的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中的PVD技术原理、特点及重要性。结合锥齿轮模具常见的几种锥齿轮模具在冷锻和温、热锻中的失效形式,应用PVD技术有效解决这几种失效形式,提高了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76.
孙彬  张雪芳  张晋峰  王景涛 《建筑结构》2021,51(22):117-123
支吊架是连接附属机电设备和主体结构之间的重要连接构件,当遭遇地震时,抗震支吊架能有效地抵御地震作用,限制管道位移,防止管道脱落,进而减少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研究支吊架抗震性能对于保护附属机电管线设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方法大多沿用结构抗震性能试验方法,但在加载制度和加载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别.总结了国内外标准规范中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试验方法,包括拟静力试验方法、振动台试验方法以及拟动力试验方法等,结合理论与案例,介绍了各种试验方法的加载制度及其适用范围,并针对国内现有抗震支吊架类型给出了试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为更好控制航空产品的表面质量,对生产中遇到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用模拟样件或实际样件进行磁粉和渗透检测,在UV-A紫外灯下目测,从零件表面荧光显示的分布、外观和形状探究表面粗糙度、油脂、加工工装、零件显微组织等对显示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显示的快速评定可通过目测显示的分布和形状实现;零件表面全部覆盖荧光,显示为表面不干净或粗糙度导致;位置规律出现的显示为结构上的凹槽或配合界面导致.  相似文献   
78.
现代混凝土设计除满足强度外,环保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成了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活性掺合料、人工集料、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份,如何保证混凝土中各组分能够为混凝土做贡献,是目前预拌混凝土企业面临的问题。以多年预拌混凝土生产经验为基础,通过工艺原理、材料选择、试验及试生产、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基于尾矿砂利用技术的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技术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
江苏LNG项目强夯地基处理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强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还不成熟和完善,本文通过对江苏LNG项目强夯施工后的现场试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强夯能级为6000kN·m,点夯能级为6000kN·m,满夯夯击能为1500kN·m;②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其间距为7m×7m,夯击数8击~10击;③强夯处理后,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kPa,土的压实系数λ≥0.95。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高温合金的多道多层堆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堆焊厚度和堆焊路径对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横向残余应力峰值增大,并使堆焊层局部应力的方向改变,从而受到多向应力作用,因此堆焊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堆焊厚度不易过大。同时,由于受到前后焊缝温度的影响,堆焊层间存在应力释放的现象。另外,对比了“逐道堆焊”和“逐层堆焊”过程中焊后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逐层堆焊”相比于“逐道堆焊”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且残余应力峰值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