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可用于木材砂削的砂带磨料有碳化硅,氧化铝,锆刚玉和金刚砂等。 碳化硅磨料呈兰黑色,是最硬最锋利的人造磨料。其硬度和锋利度使之适用于有色金属(铝、青铜、黄铜、镁和钛等),玻璃,橡胶,木材以及其他低抗拉强度材料或软质材料的砂削,磨削和抛光。目前的技术发展已能将活性化学粘合剂粘结的碳化硅磨料用于特种金属磨削。 氧化铝是一种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的磨料,是应用最广的人造矿物质。由于含钛量不同,其颜色由白色到深褐色不等,可根据  相似文献   
32.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交叉熵多阈值图像分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提出了一种减少最小交叉熵适应度函数计算量的快速递推编程技术;然后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法搜索获得图像最优多阈值,并用该阈值实现图像分割。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现阈值寻优速度快,最优解对应图像分割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利用自制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飞秒激光脉冲传输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功率、不同输入波长下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频率转换现象。当输入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800nm处时,输出光谱向短波方向展宽,其产生的反斯托克斯波强度随输入功率增强逐渐增强;当输入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在反常色散区不同波长下时,光纤的频率转换效率不同,越接近零色散波长,转换效率越大,当输入脉冲中心波长为760nm时,产生的反斯托克斯波的中心波长为465nm,其强度是抽运波剩余强度的8.1倍,转换效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34.
根据七芯光子晶体光纤(PCF)7个超模的特征,给出了七芯PCF耦合长度的一种计算方法,揭示了七芯PCF的七个超模与耦合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分析了七芯PCF的耦合特性,发现其耦合长度随着传输波长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纤芯与包层材料折射率之差和纤芯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还分析了七芯PCF的横向不均匀性、纵向不均匀性、位置偏移等因素对其耦合特性的影响,为设计七芯PCF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车门设计是整个车身设计中结构复杂但又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在学习和分析车门设计中的设计规则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利用UG中最新提出的KBE技术--知识熔接,来实现轿车车门设计自动化、智能化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知识驱动自动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知识库和CAD系统的无缝集成,使车门设计过程避免了大部分重复设计工作,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36.
文中针对某电子设备上隔振器中圆锥螺旋弹簧在耐久试验中发生多次断裂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由于圆锥螺旋弹簧的非线性,无法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因而依据加速度等效的原则将随机振动分析等效成静力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得出圆锥螺旋弹簧的应力值。利用PSD频域分析法和"高斯三区间法"进行疲劳计算,经过几次迭代计算得出最优的弹簧材料参数和直径尺寸。按照仿真分析和疲劳计算结果设计的隔振器目前已顺利通过了耐久试验。  相似文献   
37.
分析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前后奉节电厂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潜在因素;利用复转矩系数法与时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工程投运前后各个频段系统阻尼特性,并从机理上分析工程投运前后奉节机组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利用柔性直流的多维度可控、灵活快速的控制特性,设计混合式阻尼控制策略。对典型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传统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更快恢复到稳态。  相似文献   
38.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确保能源安全转型的关键路径;电力系统作为当前规模最大、层次复杂、强非线性的人造系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核心,而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将使电力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结合我国能源安全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明确了能源安全涉及的供给、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涵;探讨了能源转型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对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剖析了影响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发展的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市场、技术等关键环节。研究认为,需从应急预警、共享互济、安全防御3个层面着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发展所需的核心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安全发展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39.
杨振先  庞辉  范先明 《水力发电》2007,33(4):73-74,64
龙滩水电站引水压力钢管使用高强度钢制造,为确保高强度钢的制造质量,对其材料的选择、产品的验收进行了全过程且全面的严格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0.
高性能FLASH存储器在DSP电机智能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SP芯片以其高速、实时性强等优点逐步被用到电机保护中,利用高性能外围器件尤其是外围存储器与DSP的硬件匹配是充分发挥其优点的必要条件。文中以基于TMS320C32高速CPU为核心芯片的智能型电机保护装置为模型,介绍了高性能FLASH芯片Am29F010B与DSP芯片的硬件接口电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