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常规水处理混凝沉淀工艺中除浊与除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饮用水中铝的来源广泛,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水中的铝主要以颗粒形态存在,常规水处理混凝沉淀工艺能大幅度降低水体中铝的含量;进而以实验的方法对混凝剂种类,投药钽,pH值和温度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对除浊和除铝都有重要影响,浊度与铝的去除有较强相关性,但除铝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除浊更严格;通过优化,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在选择混凝剂品种和混凝条件时兼顾除浊和除铝的要求,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调节,使出水残余铝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水处理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加以分类评述,指出混凝投药串级控制效果优良,有应用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研制的PAM(FLA—801)稀溶液的减阻性能,指出PAM(FLA—801)是一种良好的水溶性高分子减阻剂,实验结果可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浊度水絮凝的最优混合反应条件和管道絮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河以及海河水系的部分河流,每米~3河水的含沙量可达数十甚至数百公斤,称为高浊度水,其特点为水中的泥沙大部分属粗分散系,一般 d>0.005mm 的泥沙占50%以上。这种粗分散系的絮凝属同向絮凝,颗粒间的接触要依靠外界提供的剪切  相似文献   
15.
赵英  南军  崔福义  郭亮 《给水排水》2007,33(10):110-114
应用数学方法和BP神经网络技术对水处理工艺建模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绍和水厂的原水水质、投药量与沉后水浊度之间的模型关系.在神经网络模型中,为了确保较好的建模效果,挑选代表不同水质特征的数据作为样本集,并采用提前停止法提高网络的推广能力.仿真试验证明与传统的数学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三种常用吸附剂,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饮用水中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LAS)的去除进行了考察.静态实验结果表明,用吸附法可有效地去除LAS,并且在通常条件下受温度、pH影响不显著,但在有机物如腐殖酸浓度较高的情况下LAS的吸附明显受到抑制.动态实验比较了不同LAS浓度、不同吸附剂对流出曲线的影响,并求出LAS的孔扩散系数和液膜扩散系数.考察LAS和腐殖酸双组分溶液穿透时间及饱和分数的结果表明,腐殖酸为控制化合物,因此实际应用中只需要考虑腐殖酸的去除即可满足LAS的去除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离心投药泵的变频调速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离心投药泵的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控制投药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题材。在环保领域.水污染控制及水处理工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处理工程中的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情况也是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水厂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饮用水除铝的一系列生产实验,主要研究在处理流程中水温、pH值、过滤条件等因素对余铝的影响。提出残余铝随水温升高呈增加趋势。最佳pH值随水温的增加而降低。调整pH值可以调整溶解铝和颗粒铝的比例,从而改善残余铝的可去除率。过滤对除铝和除浊并不同步,应同时考虑除铝除浊确定过滤周期。在此基础上对水厂生产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哈尔滨绍和水厂的现场模型试验及该厂运行监测数据的研究,证明在出水CODMn的质量浓度不超过3mg/L的条件下,常规给水工艺能去除原水中约60%~70%的CODMm认为强化常规工艺是不容忽视的除污染途径之一。通过烧杯试验就除污染的最佳混凝剂和混凝条件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