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刘继红  李娟  周小文 《应用化工》2006,35(4):318-321,324
用碳酸钠部分代替氢氧化钠对环己烷氧化液进行了处理,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液中过氧化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碳酸钠和4%氢氧化钠于80℃下两段处理氧化液各30 m in,过氧化物转化率98%,氢氧化钠消耗比单独用氢氧化钠时降低60%。  相似文献   
72.
地质曲面插值重构是三维地质建模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稀疏的地质钻孔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二次曲面和反距离加权的组合插值方法——混合多重二次曲面插值方法(MMQS)。为了检验MMQS的精度,以peaks曲面作为先验曲面模拟起伏的地质界面、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作为曲面拟合效果的检验标准,验证了MMQS方法比常规的多重二次曲面插值方法有较好的插值精度。MMQS算法易于编程。把MMQS方法运用到地质界面重构中,在VB.net与IDL平台上开发了三维地层可视化系统3D GeoVis。采用3D GeoVis对某工程场区进行了三维地层插值和可视化,显示了3D GeoVis的有效性和便易性。  相似文献   
73.
Ethernet与现场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采用静电纺丝、超声混合和热处理等方法制备石墨烯/SnO_2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使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镜(SEM/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设备对其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厚度为3.0mm时,石墨烯/SnO_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在11.7GHz频率下的反射损耗(RL)可以达到极值-48.1dB,且低于-10dB的频宽可以达到6.1GHz。由于RL值低于-10dB,表示超过90%的入射电磁波可以被吸收,故石墨烯/SnO_2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75.
开发高效廉价铁基载氧体是天然气化学链重整制氢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为探究高效铁基载氧体设计的基本依据,利用自行设计的脉冲反应器和气体产物全量同步在线分析系统,在800℃和无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Fe2O3质量分数的Fe2O3-Al2O3载氧体的甲烷脉冲法还原特性。结果表明:Fe2O3的还原反应依两段机理进行,随载氧体颗粒内Fe2O3含量的多少可停止于Fe3O4,也可完全进行至FeO;气相产物中CO2与CO的摩尔比随CH4脉冲次数的变化规律也与Fe2O3含量密切相关。对用α-Al2O3粉末稀释高Fe2O3质量分数载氧体粉末的方法制备的低Fe...  相似文献   
76.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砂基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南水北调工程大型穿黄隧道砂基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及液化深度问题。砂土动力试验采用了原状样和扰动样 ,从微观结构和动力特性分析了两种试样成果的差别 ,并对 7度地震下砂基液化的可能深度作了判定。对砂土加密后的抗液化性能的提高进行了试验 ,还对盾构机施工时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实测 ,并探讨了施工时砂基液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7.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基础工程,传统的解析方法难以获得合理的地基沉降和应力结果,此时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值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为此,选择参数少且较易准确获取的变模量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将其嵌入到FLAC3D中,依托荔湾大厦基坑工程,分析了大面积、大荷载、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底沉降、应力及底板弯矩分布特征,并与弹性本构模型结果和实测沉降值进行对比,证明变模量本构模型在三维地基沉降分析中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同时分析了基础形状、刚度、荷载大小和地层条件等对地基沉降和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所得结论主要有:(1)复杂地质条件下,基于变模量本构模型所得三维地基沉降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2)基础刚度或荷载较大时,弹性本构模型因无法考虑屈服后的应力释放问题,所得基底应力端部集中显著,结果失真,所获得的底板弯矩也过大,这容易造成地基承载可行性和基础结构可靠性的误判。变模量本构模型模量随应力水平实时调整,可有效模拟端部应力释放,可以提供较合理的地基沉降和应力分布结果;(3)对于不等厚不均匀地层,其沉降和应力分析时应避免采用弹性本构,确保工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8.
根据大坝安全监测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大坝安全评价模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安全评价模型采用物理模型。该系统在湖北省英山县张家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得到应用,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便、显示直观,能实时分析和评价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79.
针对管桩钢模在贯入过程中出现的挤土效应迫使桩周土体发生变形,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RITSS大变形有限元方法建立管桩桩模贯入软土地基的数值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开展参数分析,研究沉桩过程中管桩桩端的几何形状、土体强度因素对于桩周土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相对贯入...  相似文献   
80.
简单介绍了常规PIU控制系统、神经元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在氯乙烯精馏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详细介绍了应用效果较好的预测函数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