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介绍一种适用于高浓度煤泥(体积含固量70±3%)等粘稠物料的管道旋转式浓料分流阀,详细阐述其分流原理、设计思想、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及其应用领域,为今后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分流设备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2.
基于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要求,综述了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和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3条掘进作业线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依据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发布的《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中对煤矿掘进机器人的规划,从感知、决策、执行3个层面分析了煤矿掘进机的机器人化应具备的特征,感知层通过多类传感器对煤矿井下巷道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感知,决策层分析和求解作业任务,并融合感知层传输的环境信息,制定规划出最适合的控制策略,执行层接收决策层的指令,对机器人化掘进群组的位姿和运动进行控制。系统阐述了机器人化掘进群组关键技术:掘进机器人的自主定位、煤岩识别与自动截割、远程监控与故障检测等技术;临时支护机器人的自动支护技术;钻锚机器人的平行钻锚技术;辅助装载输送机器人的同步运输技术等。对比分析国际先进机器人化掘进装备和群组,结合我国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的现状,提出了煤矿掘进机的机器人化技术与装备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冲击致裂-快速掘进新技术;远程前探-精准惯导新技术;协同掘支-自适护顶新装备;钻锚一体-智能锚固新装备,实现钻探-掘进-支护-锚固-运输协同作业的机器人化掘进群组快速掘进技术,最终达到煤矿巷道掘进作业少人化、无人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63.
264.
综掘巷道工况条件复杂且具有封闭边界的特殊性。针对煤巷底板滑转率影响履带支护车航向角纠偏问题,提出一种受限巷道空间内栅格化场景的履带支护车自主导航方法。采用栅格化理论将综掘巷道作业环境进行局域划分,提出航向参考影响度作为巷道模型的简化指标。基于履带支护车的运动特性,建立其在栅格化场景中的自主导航运动模型并进行液压行走系统的数学模型构建与稳定性分析;利用模糊控制与PID算法相结合进行控制参数的实时修正,实现履带支护车两侧履带速度的自适应调控以满足航向精度需求,完成履带支护车在不同滑转率影响下的航向角纠偏;搭建AMESim与Matlab/Simulink半实体物理仿真模型,对履带支护液压行走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自主导航方法的航向角纠偏精度更高,履带调速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振颤,验证了在栅格化场景中自主导航方法的可靠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265.
在进行注塑模具数控加工时,成型零件的加工极为重要,其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模具后续成型产品的质量。文章以塑料面盖注塑模成型零件之一型腔的数控加工为例,从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策略、运用CAM软件编程加工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66.
基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应力早期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对设备进行早期诊断,防止设备突发性疲劳破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这里从磁记忆检测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铁磁体的基本特性和与磁记忆有关的铁磁体的各种能量,得出磁场畸变的根本原因是应力作用下铁磁体磁弹性能的增加造成的。通过对构件动态磁参数的测量,能够发现应力集中区,实现对构件及设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67.
段瑞玲  吴淼 《光学精密工程》2004,12(Z1):244-248
动态载荷识别技术,是指在已知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结构系统的载荷测量,识别出结构系统在实际工作状态下所受的动态激励,其中动态载荷的获取对于现代航天、能源、海洋等等大型复杂机械结构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动态载荷识别的本质在于消除系统特性对输入信号的滤波效应,从而识别出输入动态载荷,那么其识别过程也就是一个反滤波或反卷积的过程.因此动态载荷识别的方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新的识别方法不时出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逆传系统分析法的动态载荷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方法通过构造原系统的逆传系统,提出利用逆函数方法对机械系统进行动态载荷的识别首先介绍了Green函数及其逆函数,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然后通过对实际物理意义的分析,指出了逆函数实际上是顺传系统的逆系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通过构造逆系统来进行动态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同时利用计算机以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正确性.而且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高,而且适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  相似文献   
268.
为实时测量大口径活塞泵的吸入容积效率,提出采用基于泵送压力测量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吸入容积效率数学模型,搭建压力信号测试系统,分析研究活塞泵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压力信号变化,分别研究得出基于泵出口管道压力、主油缸压力及称重测量泵吸入容积效率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煤泥试验,证明基于泵出口管道压力测量泵吸入容积效率的方法是可行的,测量值误差小。  相似文献   
269.
小浪底水库周边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识别小浪底水库周边县(市)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与驱动力,在流域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小浪底水库周边地区1990年、2000年、2010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基于生态足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内3个时期的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承载力转移矩阵及其组分分析,识别了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承载力的转移信息。结果表明:夏县、渑池县和孟县的生态承载力最高,3个县从1990年到2000年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2010年小浪底水库运行10 a后,渑池县的生态承载力下降,孟县位于小浪底水库下游,生态承载力提高;研究区域总生态承载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三门峡市、义马市、洛阳市与平陆县的总生态承载力和平均生态承载力较低;1990—2010年,耕地生态承载力主要转向建筑用地。  相似文献   
270.
高浓度煤泥(质量浓度75%)在贮存中易于结块且在运输中常混入矸石、木块等杂质,故管道输送前必须对其破碎成浆,降低输送阻力.鉴于煤泥浓度高、持水性强、内聚力大,传统的破碎设备易发生堵塞,而SLC30煤泥搓和机弥补了传统破碎设备的缺陷,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其煤泥处理量仅为20 t/h,无法满足工程需求.本文详述了SLC30煤泥搓和机的改进方案,最终使得煤泥的处理量增加至30 t/h,降底了煤泥破碎粒度,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