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在分析区间值模糊集理论和现有模糊分类器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分类器的算法,它们分别是建立在区间值推理和AFS结构上的.经Iris数据实验,证明第一种算法分类结果很好,后一算法不仅结果与前面的一样好,而且它还能处理一些描述模糊概念的数据库.这两种算法在分类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我国餐饮业面临的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转变,这给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拷问我国餐饮业的现状。从我国餐饮业目前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4.
刘陶  许云辉  张晓丽  李艳艳 《印染》2012,38(10):13-16
用碱煮法从稻秸秆中提取纤维,用高碘酸钠对提取的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得到二醛基氧化纤维素。研究了氧化剂质量浓度、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纤维素的醛基含量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纤维素的失重率逐渐增大,醛基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氧化工艺:氧化剂质量浓度15g/L、氧化温度50℃、氧化时间3h。在此工艺下,氧化稻秸秆纤维素的失重率为12.2%,醛基含量为0.590 8mmol/g。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低温等离子体的处理时间、处理功率以及真空度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测试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质量损失率,以及用活性橙Levafix Orange E-3GA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40 Pa、处理时间为180 s、处理功率为90 W的条件下,处理后织物的上染率提高了31.5%,固色率提高了将近3倍,断裂强力提高了14%,白度降低了3%。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纺织应用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纺织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纺织应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一种基于Q学习的LDoS攻击实时防御机制及其CPN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具有隐蔽性高、难以检测和及时响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LDoS攻击实时防御机制.该机制以终端自适应控制系统为保护对象,周期性地提取网络攻击特征参数,将其作为Q学习模块的输入参数,由Q学习模块进行最优防御的选择,优选出来的防御措施交与系统端执行.防御措施基于动态服务资源分配,根据系统当前运行状态对服务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障正常服务请求的响应率.最后使用着色Petri网结合BP神经网络对攻击和防御过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较高的灵敏性,能够对LDoS攻击行为进行实时响应,显著提高了系统防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58.
飞行参数中包含大量有用的信息,被应用于飞机状况监测、检查维护等领域。但由于飞行参数具有海量性、复杂性和噪声干扰等特点,在对飞行参数进行分析时,需要将原始数据序列进行降维、去噪等处理,即要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模式表示。本文在论述了传统模式表示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视觉重要点应用于飞参序列的模式表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化序列的视觉重要点数目自适应确定方法。以飞机发动机监测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使用视觉重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后续分析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59.
软件的可信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程序代码的可信性。影响软件可信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来自软件内部的代码缺陷、代码错误、程序故障以及来自软件外部的病毒、恶意代码等,因此从代码角度来保证软件的可信性是实现可信软件的重要途径之一。编译器作为重要的系统软件之一,其可信性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软件程序一般都需要经过编译器编译后方能执行,如果编译器不可信,则无法保证其所生成代码的可信性。本文主要讨论设计和实现可信编译器的主要思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0.
可信编译理论及其核心实现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译器是重要的系统软件之一,高级语言编写的软件都必须经过编译器的编译才能成为可执行程序。编译器的可信性对于整个计算机系统而言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如果编译器不可信,则很难保证系统所运行软件的可信性。可信编译是指编译器在保证编译正确的同时提供相应的机制保证编译对象的可信性,对可信编译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前景。阐述了可信编译器的概念,介绍了编译过程正确性的形式化定义,对可信编译的主要研究进行了概括。在全面分析可信编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编译器自身可信性和确保编译对象可信性两个方面,对可信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最后,讨论了可信编译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