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阿魏酸、对香豆酸做为安全性高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在食品与医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从生物质原料特别是谷物麸皮、农林作物边脚料中高效获取这两种重要酚酸,国际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两种酚酸的生理功能和应用情况,及其碱法制备工艺包括酸法预处理、碱性水解、分离萃取、纯化鉴定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促进我国农副产品的高效增值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2.
西兰花真空冷冻干燥的加工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对西兰花的冷冻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冻干西兰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运用阿伦纽斯原理,确定西兰花的共晶点温度为-10~-15℃,实际生产中的冻结温度为-30~-35℃。根据西兰花冻结温度,确定了升华干燥和解析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真空度分别为:60~80Pa、50~70Pa,需要时间分别为:9~10h、2h。在此条件下给出西兰花的冷冻升华干燥曲线。此时西兰花的含水量可达到3%左右。  相似文献   
53.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在不同的煮熟时间下带壳鸡蛋的弛豫特性.采用IR、CPMG脉冲序列来测定不同煮熟时间下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在蛋清和蛋黄不同的凝固和成形过程中,其表现出不同的弛豫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蛋清先于蛋黄逐渐变性,弛豫时间T23对应的质子密度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的状态,说明整个带壳鸡蛋的流动性下降.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能够直观地说明带壳鸡蛋在煮熟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4.
对我国主要干性油资源分布,理化性质特点,几种干性油的提取方法,以及我国的干性油的传统利用、现代工业化开发利用作了回顾与小结。对干性油开发应用的前景给出一个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内胎胶种,质量,含胶率,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接头强度,粘合强度,撕裂强度,平叠外周长,平叠断面宽等项目进行检验与分析,对国内外充气轮胎内胎进行了对比。认为国内充气轮胎内胎还需注意控制平均厚度和厚度均匀性,提高物理性能的内控指标,增设气密性试验,扩大IIR内胎的使用。  相似文献   
56.
毛竹半纤维素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水、2%NaOH和5%KOH从6月龄毛竹竹竿中分级抽提得到水溶性半纤维素HW和碱溶性半纤维素H1~H4。通过热重分析法在升温速率10℃/min条件下分析了这5种半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并对快速热解区建立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毛竹半纤维素热解主要发生在180~400℃,失重33.91%~42.54%。在终止温度700℃时残渣率均较高,达到34.52%~51.31%。毛竹半纤维素组分活化能均较小,为26.068~51.938 kJ/mol。碱溶性组分的活化能大于水溶性组分的活化能,残留木素越多,半纤维素的活化能和终止温度时的残渣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57.
采用间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毛竹半纤维素中葡萄糖醛酸含量,并研究了四硼酸钠/硫酸、间羟基联苯溶液添加量及沸水浴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毛竹半纤维素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同时证明了该方法测定毛竹半纤维素中葡萄糖醛酸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58.
不同干燥方法对鸡腿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鲜鸡腿菇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和真空冷冻干燥。通过测定干制品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Vc含量、复水比以及感官等指标,比较了3种干燥方式对鸡腿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所得制品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分别为31.39±1.17Aa、82.96±2.05Aa和0.81±0.12Aa,损失显著小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其复水比为7.15±0.12Aa,复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59.
酒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近10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人体酒精摄入量进行了科学分级。资料显示适量的饮酒具有刺激微血管扩张、促进消化系统对养分和功能性成分吸收、加快血液循环、刺激大脑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人类情商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饮酒则会破坏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毒物无节制入侵肝肾的器官,酒精依赖者往往言语失态、百病缠身,酒后驾车,危及公众安全。酒精是酒类的基础物质,但是酒中少量的有害物质,往往是决定酒的质量的关键物质,控制酒类中有害物质含量是酒类酿造全过程都要关注的大事。酒中同样少量的功能性成分已经成为酒类品牌大战的秘密武器。中国酒文化要重振雄风,首要任务是加强酒类生产和消费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0.
该文归纳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膳食中多酚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发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控制人类慢性病的发病率、保护DNA和抗突变、抑制癌症发生等方面的功效。重点探讨了膳食多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资料显示膳食多酚类化合物由于备受关注而大有成为的人类"第八大营养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