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19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舒乐粉是以产自四川凉山地区的紫参和魔芋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即食性天然食品。它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纤维和低脂肪的特点。以含20%舒乐粉的饲料喂养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实验证明,舒乐粉具有延缓肠道吸收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浓度(P<0.05或P<0.01)。对小鼠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由此说明舒乐粉是糖尿病中理想的疗效食品,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2.
53.
拱坝封拱温度场人工冷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优化方法确定最优拱坝封拱温度场,并选择合理的人工冷却方式和参数,可以减小温度荷载对坝体应力,稳定及变形的不利影响,重点讨论了拱坝封拱温度场沿坝厚方向呈梯度分布时有关人工冷却参数的理论推导公式,并依据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绘制出参数关系曲线供工程实际应用,同时,给出了单向通水冷却参数设计的方法和算例,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指出,采用二阶段的后期冷却方式,一般可达到设计上可能遇到的具有各种要求的封拱  相似文献   
54.
给出了普通数码相机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主体部分的开发思路,对软件中的两大主要部分--直接线性变换与影像匹配两部分分别给出了数学模型,为检验软件的整体性能,又给出了一个物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软件在以上两部分的开发研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5.
当代大学校长应树立什么样的治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当代大学校长应该树立以下治校理念:(1)以人为本,依法治校;(2)育人为本,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社会服务育人三位一本;(3)民主自由,进步创新。  相似文献   
56.
刘德富  彭辉 《人民长江》2004,35(12):18-19
川省锦屏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 m,是世界上拟建的最高拱坝.采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对锦屏拱坝最优封拱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封拱温度场的优化使大坝应力、稳定得到明显改善,优化效果明显.与成都勘测设计院初步确定的封拱温度场相比,建议的优化方案5和17的主压应力分别减少0.087和-0.162 MPa,主拉应力分别减少0.549和0.416 MPa,稳定参数分别提高2%和3%以上.  相似文献   
57.
针对目前水电开发过程中忽视河流生物需水的现状,提出河道生物需水的理论,详细阐述了河道生物需水计算中要考虑的五种要素:生态、水文水力学、水质、地形学和河流廊道的连通性要素。介绍了国外广泛应用的IF IM方法及其应用和优缺点,并指出其在我国进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证明了关联流动条件下的弹塑性矩阵在硬化、理想塑性和软化情况下分别为正定、半正定(亏一秩)和不定矩阵,然后利用理想弹塑性矩阵的奇异性证明当边坡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坡内必存在一个由坡底贯通到坡顶的单元层,该单元层内的所有单元全都进入塑性状态,从而为利用等效塑性应变或塑性功的等值线图来判别边坡的极限状态找到了力学依据。还定性分析了利用有限元法在分析边坡问题时塑性区往往被夸大的本质原因,也给出了克服这一缺陷的技术性办法。  相似文献   
59.
推移式滑坡渐进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行滑坡稳定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推移式滑坡渐进破坏稳定性分析法。在分析滑坡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临界状态条块或单元,该临界状态条块或单元处于破坏和峰值应力之前两状态之间,并提出相应的决定方法。提出推移式滑坡2种破坏模式,模式I:整个滑体沿弱面发生推移破坏,模式II:后缘沿弱面发生推移破坏,而前缘局部沿滑体发生剪切破坏;在滑坡破坏控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模式I滑坡破坏受弱面的基本力学特性所控制,对于模式II,滑坡后缘破坏受弱面的基本力学特性所控制,而前缘受滑体的抗剪力学特性所控制,2种破坏模式的临界状态逐步由后缘向前缘移动,也即是滑坡破坏不断地产生新的峰值应力状态和破坏后区状态。对推移式滑坡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在滑坡模式I和II渐进破坏全过程中,滑坡破坏面上的每一点的时间与位移关系均会呈现不同的“S”型曲线特征,对于整个滑体而言,滑面上每一点的位移与高度关系曲线,在不同时刻呈现不同的抛物线型特征。分析滑面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特征,提出滑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现3种类型:类型a:I型非稳定时间曲线,类型b:I型稳定时间曲线,类型c:III型稳定时间曲线。研究现行滑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特点,提出滑坡稳定性计算的综合下滑力–抗滑力、主推力和基于位移变化的方法。研究了滑坡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主滑方向的定义,且主滑方向随力和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有限元滑坡稳定计算的特点,分析引起滑坡有限元法计算不收敛的原因,提出滑坡有限元计算的滑面边界法,其滑面既可以施加理想弹塑性模型边界,计算所得稳定系数可与传统的极限状态稳定计算结果相比较,又可以施加不同的应力–应变模型边界,从而获得真实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也可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相对应的稳定系数;对于滑面确定可以采用各种优选计算和现场勘查方法。提出了各种对应关系图,这些图形有利于理解提出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60.
刘德富  尹钟大  徐德祥  高峰  李朝华  赵晗 《钢铁》2005,40(4):69-71,82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TEM组织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对新型半高速钢在加热和冷却及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溶解和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状态下钢中含有MC、M6C和M7C3型碳化物;淬火加热时M6C和M7C3型碳化物全部溶解,回火过程中析出MC、M2C、M6C和M7C3型碳化物,当回火温度为520℃时出现硬度峰值,此时Mo2C的弥散强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