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工业技术   11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河流综合分类及其生态特征分析Ⅱ: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作者提出的河流纪、系、统、类、型、境、群的综合分类方法,在该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各空间尺度的环境因子共同决定了河流生态特征,其中地理气候和地貌条件是决定淡水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方面,而河水补给形式和河流平面形态则对个别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结合已有国内外研究资料,可以按照河流综合分类方法的层次递进分析对各类河流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对不同类型河流特征河段的生境条件及其水生生物群落(如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动物和鱼类)组成和分布状况进行系统说明。本文通过对生物群落中部分广适种、气候种和典型地方种的辨识,将河流生态特征多数在“属”的水平上详细刻画,从而为河流生境的快速识别、分类和生态修复提供“生物基准”。  相似文献   
92.
运用能耗率极值原理对几个半经验紊流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紊流运动极其复杂。为了将问题简化和封闭,人们已提出了许多半经验的紊流模式,然而这些模式中的有关待定参数(包括变数和常数)却无法从理论上加以确定。为此,本文运用能耗率极值原理对几个常用的模式作了分析,从理论上确定了这些模式中的未知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并进一步导得了考虑粘性剪力项及忽略粘性项时的流速分布公式。这一分析有助于对一些参数的物理意义的深入认识,也有助于帮助检验现行紊流模式具有多大的合理性及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紊流模式更好些。紊流模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因此,尽管能耗率极值原理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独立方程,但它仅解决方程的封闭性问题,即它仅仅保证了能够从理论上给出方程中各未知量之解,要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理论解,还取决于合理的紊流模式(亦即能耗率取极值时所需的限制条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3.
根据黄河流域有效土层厚度,分析了在不同侵蚀强度下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潜在侵蚀危险度,进一步预测了该区域对不同侵蚀强度的抗侵蚀潜力,并将其划分为很低、低、中等、较高、高5个级别。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中游区在不同侵蚀强度下,抗侵蚀潜力的变化范围在很低—较高级别之间。在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条件下,抗侵蚀潜力处于较高级别;在极强侵蚀条件下,抗侵蚀潜力属于“低”级别,此时该区域的侵蚀状况已经很严重,处于高侵蚀强度和高危险度状态;剧烈侵蚀时,区域侵蚀状况进一步恶化。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抗侵蚀潜力综合考虑了土壤侵蚀强度和潜在危险度双重指标,较传统的单一指标能更全面的反映区域土壤侵蚀状况,能够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区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带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大黄中的五种有效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的工艺,考察了萃取条件(温度和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夹带剂种类等对大黄游离蒽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釜条件(萃取压力、温度和夹带剂用量)进行了优化;采用液相色谱对萃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釜的温度和压力、CO2流量等对萃取效率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以乙醇作夹带剂、乙醇用量300 mL·(100g大黄)-1、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5 MPa.在此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的萃取量达1.15%.  相似文献   
95.
对电-膜分离技术用于透明质酸分离过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着重研究了透明质酸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并考察了料液中透明质酸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电流强度等因素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透明质酸透过膜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料液的浓度和电流强度成正比,在pH 7~9范围内透明质酸的电迁移率基本保持恒定. 膜孔径对迁移速度没有明显影响,单位膜面积的产量也与电流密度成正比. 该方法能有效地将透明质酸与蛋白质分离.  相似文献   
96.
采用分子设计方法合成了含多种侧链官能团共聚羧酸(CoPoCa-300)外加剂,与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复配得到一系列新的复合型高效减水剂CoPoCa-NSF系列.复合型高效减水剂降低了萘系减水剂用量,并且产生超叠加效应使复合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24%~28%)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40%~50%.  相似文献   
97.
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功能化大孔载体(FPUFS)与复合微生物菌剂B350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而构成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G—BAF),并开展了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装置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连续运行了93d,至试验后期,当系统的HRT为2h时,对浊度、CODMn小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4%、55.6%、95.8%和71.5%,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环境扫描电镜(ESEM)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G—BAF中的载体表面附着了大量球菌、杆菌以及多种形态的原、后生动物,这增强了对氮、磷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8.
采用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离子阱二级质谱技术对水环境中三种内分泌干扰物双酚 A(BPA )、1 7β-雌二醇 (E2 )和 1 7α-乙炔基雌二醇 (EE2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BPA、E2二级质谱的分析结果与文献中一致 ,而EE2则与文献中结果不同 ;BPA、E2和 EE2三种物质的二级质谱定量离子分别为 m/ z 2 1 2、m/ z 1 45和 m/ z1 83、m/ z2 67;离子阱二级质谱对 BPA、E2和 EE2三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 8μg/ L、2 8μg/ L和 1 6μg/ L;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中常见离子、天然有机物含量和水样 p H均会对 BPA、E2和 EE2回收率产生影响 ,BPA、E2和 EE2在不同水样中的回收率 (r)大小顺序为 :r(去离子水 ) >r(地下水 ) >r(地表水 )。  相似文献   
99.
风成沙纹形成过程模拟与形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简单的跃移模型、蠕移模型和稳定模型对风成沙纹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沙纹波长和波高与床面蠕移沙粒的移动距离成正比,沙纹的波高随着床面的冲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沙纹的稳定形态与蠕移距离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锰结核在垂直管路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深海底矿物固液两相流管道提升工艺为应用背景 ,通过试验考察了直径为 15mm的锰结核在垂直管流中的压力梯度变化规律。对非均质流长距离提升过程中压力梯度的组成部分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