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干旱灾害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威胁。开展区域抗旱能力评价,对抵御干旱灾害风险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抗旱能力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目前区域抗旱能力评价的两类方法:基于构成要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法和基于水量供需关系的定量评价法;总结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3个不足:即理论体系与指标选取问题、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评价结果的适用性问题。指出未来研究应注重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加强智能评价方法研究,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动态评价。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抗旱减灾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2.
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时空演变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干旱指数往往难以反映干旱的多类型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多源信息构建综合干旱指数是干旱监测的重要发展趋势.系统回顾了综合干旱指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3种常用的综合干旱指数构建方法:权重组合、多变量联合分布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这几类综合干旱指数的优势与不足;详细介绍了综合干旱指数在美国...  相似文献   
133.
区域干旱发生发展受地表水、土壤水、作物水等多种缺水过程的共同影响,以往基于单一缺水过程构建的干旱指数难以反映实际旱情,综合考虑多种缺水过程构建综合旱情指数,对有效开展区域旱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水文作物耦合模型(VIC-EPIC)模拟数据,通过线性加权集成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和作物缺水指数(CWDI),构建了反映地表-土壤-作物水分联合亏缺的综合旱情指数(CDSI),并采用1981—2020年数据在湘江流域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DSI提取的旱情特征序列与流域内35个县1990—2007年受旱率相关性在0.4~0.8之间,82.9%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与反映单一水分亏缺的SRI、SMAPI和CWDI相比,相关性整体上有较大提升。CDSI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旱情发生发展,可为大范围旱情准确识别和评估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