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分析陕西彬长矿区某矿深部4021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深埋煤矿顺槽围岩具有变形大、不对称、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且支护困难等特点。基于"卸压-让压-抗压耦合"的支护理念给出了4021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的支护和现场监测方案。实践表明,制定的顺槽支护参数合理,支护效果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析陕西彬长矿区某矿深部4021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深埋煤矿顺槽围岩具有变形大、不对称、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且支护困难等特点。基于"卸压-让压-抗压耦合"的支护理念给出了4021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的支护和现场监测方案。实践表明,制定的顺槽支护参数合理,支护效果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以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矿608工作面为依托,对工作面区段煤柱中存在巷道的煤柱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煤柱宽度不同时对煤柱中塑性区的影响以及煤柱中间开挖巷道与不开挖巷道时煤柱中塑性区的变化情况,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建议煤柱宽度由60m优化到52m,灌浆巷距离两条工作面巷道净距均为23.7m。  相似文献   
24.
采用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等手段对大佛寺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40110工作面的矿山压力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40110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91.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55.5 m,来压时最大动载荷系数达到1.58,整个工作面液压支架活柱平均下缩量为6.98 mm。  相似文献   
25.
以魏家地煤矿运输大巷返修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与实际支护设计相一致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锚网喷+锚注"一次支护基础上进行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方案适应三软煤层变形特征。现场试验表明:返修支护方案是可行的,保证了运输大巷围岩的稳定,满足了魏家地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
西安地铁隧道施工具有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在地铁工程建设中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某区间段隧道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使地铁工程建设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对黄土地层区间隧道的施工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张家峁煤矿14206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对运输顺槽的变形、离层量以及锚杆受力进行监测,通过室内试验得出煤岩物理力学参数,运用理论分析、FLAC~(3D) 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锚杆支护方案较好地控制了顺槽变形。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寒区岩石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采用TAW-100微机控制岩石力学试验机及冻融循环试验箱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红砂岩进行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逐渐减小,而峰值应变和泊松比逐渐增大,岩石的破坏则呈现出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循环加卸载平均模量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迅速降低,单位体积耗散能则随加卸载应力水平的增加逐渐增大,但这一趋势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9.
任建喜  王晓琳  陈旭 《煤炭工程》2021,53(2):153-158
在实验室中还原了西部冻结建井过程,并通过改变冻结温度对洛河组砂岩进行一次完整的冻融过程。对解冻前后洛河组砂岩的质量及波速进行测量并基于力学试验得到洛河组砂岩解冻后的力学性质及围压对洛河组砂岩力学参数及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洛河组砂岩孔隙率大、吸水能力强及饱水性好,解冻后质量损失率为5%,波速损失率达到40%,即洛河组砂岩对冻融作用非常敏感|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砂岩内部冻胀力增加,损伤加剧,解冻后的洛河组砂岩强度不断劣化,变形增大|其破坏形式也由原来的单一破坏模式向拉剪复合破坏模式转变,破坏时主裂缝变宽,并伴随众多次生裂缝。  相似文献   
30.
针对南宁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多级放坡-深基坑开挖联合支护体系的地铁车站建设,开展各级边坡及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有无支撑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不宜采用悬臂桩围护结构形式,且各级边坡因受深基坑开挖、自身支护结构、自重应力及岩体膨胀特性等方面的影响,坡顶及坡面发生不同程度水平变形和竖向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