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5篇
  免费   2793篇
  国内免费   2307篇
医药卫生   3353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1678篇
  2020年   1257篇
  2019年   1005篇
  2018年   1099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898篇
  2015年   1418篇
  2014年   1735篇
  2013年   1373篇
  2012年   2079篇
  2011年   2312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439篇
  2007年   1503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541篇
  2004年   902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681篇
  1998年   516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大鼠全身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全身多脏器的影响。方法:按静脉淤血时间的不同将大鼠分为4组。观察耳部微循环的改变,测量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观察心,肺,肝,肾,小肠及耳部血管等组织结构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结果:皮瓣原位缝合组及静脉淤血2h组,耳部微循环、TNFα、IL-10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各脏器结构改变较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少。静脉淤血6、10h组,微循环,肺,小肠,血管则有明显组织学改变,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但心,肝,肾组织学改变较轻。TNFα浓度再灌注1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IL-10浓度3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结论: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可造成肺、小肠及血管器官损伤,静脉淤血时间越长,再通后则损伤程度越重。全身微循环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在肺、小肠中的浸润,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及细胞因子TNFα与IL-10的浓度失衡是重要的操作原因。  相似文献   
72.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人体β-胡萝卜素的肠转化和吸收后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汪之顼  焦华  曹岷光  汤广文  赵显峰  荫士安 《卫生研究》2003,32(3):215-221,F003
目的 :为了解部分中国人体内 β 胡萝卜素 ( β carotene ,以下简称 β C)转化维生素A (vitaminA ,以下简称VA)的效率 ,开展了本研究。方法 :使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法对 15名 5 0 60岁健康农村志愿者 (男 9,女6)进行β C人体代谢实验。 2周适应期和 5 6天实验期内 ,志愿者接受常规膳食 ,避免大量VA和 β C摄入以及烟、酒和营养补充剂。实验第 1天 ,给受试者含 6mg氘标记 β C( 2 H8β C)玉米油胶丸 ,随半流质早餐 (脂肪热能比 2 5 % )一起摄入。实验第 4天 ,受试者以同样方法摄入含 3mg氘标记醋酸视黄醇 ( 2 H8RAC)油剂胶丸。实验第 1天和第 4天摄入标记物后 0 ,3 ,5 ,7,9,11,13h时 ,实验第 2 ,3 ,5 ,6,7,8,9,10 ,14,2 1,2 8,3 5 ,42 ,49,5 6天晨空腹时 ,采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分离血清 β C和VA组分 ,再分别使用气相质谱仪(GC MS)和液相质谱仪 (LC MS)测定VA和 β C组分的同位素丰度。根据VA和 β C的浓度和同位素丰度 ,描述标记VA和β C在体内应答的血液动力学曲线。 结果 :所有 15名受试者对2 H8RAC应答明显 ;但是在对2 H8β C的应答方面 ,只有 11名受试者2 H4视黄醇应答曲线明显 ,有 4名受试者血清2 H4视黄醇应答曲线非常微弱。经过对备份血清样品进行的多次重复GC MS测定 ,我们目前初步?  相似文献   
74.
活性炭纤维在地方性氟中毒方面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守仁 《卫生研究》1994,23(2):77-79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ACFs)的制造,特性及其应用。它具有优异的结耕与性能特征。含碳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从而吸附力强,而且活性炭纤维还可制成纱、布、毡等形状,它可用于去除燃煤氟中毒区室内空气中氟化氢、二氧化硫、氧化氮、氨等污染物,利用它的高吸附性能还可较好的去除饮水中的氟化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活性炭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在氟中毒防治方面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75.
对173例支气管哮喘特异性脱敏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显效为30.6%(53/173).有效为56.1%(97/173),无效为13.3%(23/173)。影响疗效的因素与病情的程度有关,而与年龄、病程、皮试阳性反应强弱及脱敏治疗前4个疗程内是否应用曲安缩松等无关。并对特异性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6.
于1973~1989年收集北京地区伤寒沙门菌961株,做Vi-Ⅱ噬菌体分型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分出38个噬菌体型,主要噬菌体型为A,D2,E1,K1,D5,D1,O,D4及L1型。药敏试验表明,168株北京地区菌与96型Vi-Ⅱ标准菌相似,它们均对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7.
总结分析了165例肱骨外髁骨折。初诊时,漏诊12例,误诊91例,闭合复位失败55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从七个方面:1.无移位骨折,2.移位或翻转移位骨折,3.软组织嵌入闭合复位困难,4.局部严重肿胀,5.陈旧性骨折,6.骨折畸形愈合并发肘外(内)翻严重,7.并发肘关节僵硬,提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介绍了手术时如何辨认骨折面、清除疤痕组织和骨痂、松解粘连的力法,以及1枚克氏针加粗丝线内固定法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78.
作者报道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部囊性病变,其中21例为先天性,7例为后天性.x线表现可分为:①单发气囊腔.②多发性气囊腔.③单发液囊腔.④单或多发液气囊腔,内有液平面.⑤肺隔离症.讨论了形成机理以及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转移性肺肿瘤,肺包虫囊肿等的x线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9.
生姜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生姜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及紫外线照射H2O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均有显著清除作用。提示生姜对活性氧的清除可能是其重要的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