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建立文冠木洗剂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紫外可见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以芦丁为对照品制定标准曲线,并进行样品溶液稳定性实验和方法回收率与重复性实验。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520mg/L~63.120mg/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09%,RSD=1.61%,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可靠,可以用来进行文冠木洗剂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2.
醒脑静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SAH患者分为醒脑静组(25例)和对照组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包括尼莫地平,醒脑静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行经颅多普勒(TCD)动态检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醒脑静组的脑血管痉挛(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第7d及第10d时醒脑静组平均血流速度(VMCA)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2组间脉动指数(P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可显著降低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降低CVS发生的频率,缩短CVS持续时间,减弱CVS的强度,认为醒脑静治疗对防治CVS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3.
疏风解痉法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晁恩祥教授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组成具有“疏风解痉、宣肺平喘”作用的黄龙舒喘汤,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并随机与小青龙汤治疗者(对照组)15例对比。结果黄龙舒喘汤组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0.00%;小青龙汤对照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73.33%,有显著差异。临床实验室结果表明,黄龙舒喘汤与小青龙汤对FEV1.0、PEFR及Raw均有改善作用,但黄龙舒喘汤的作用较小青龙汤作用更加明显。黄龙舒喘汤能显著降低升高的外周嗜酸粒细胞(P<0.01),而小青龙汤的此作用不明显。黄龙舒喘汤对血浆sIL-2R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升高了的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CD+4/、CD+8水平有显著差异;对血浆TXB2/6-k-PGF1a失衡亦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4.
乌龟(Chimemys reevesii)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乌龟精子的形态。精子长度65~70μm,头部长17~20μm,尖而弯曲,并有以下特点:1.顶体复合体细而尖;2.核内有两条小管;3.连接段在细胞核末端形成连接领;4.中段的线粒体由9或10层不规则的同心圆状嵴及致密中心构成。研究发现乌龟精子同海龟类、喙头类及眼镜鳄的精子构造相似;但同蜥蜴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浓度变化对NAFLD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Leptin、INS、TNF-α,化学法检测SOD,根据HOMA-IR-[FBG(mmol/l)×FIN(mIU/l)]/22.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①NASH组32例瘦素浓度(13.320±5.323ng/ml)显著高于NASFL组32例(8.068±2.320ng/ ml)(P<0.05)和NC组32例(3.533±1.686ng/ml)(P<0.05),NASFL组32例瘦素浓度显著高于NC组(P<0.05)。②NASH组INS浓度(24.810±9.01 7mIU/l)及IRI(6.733±2.501)显著高于NC组(15.460±6.012mIU/l,4.131±2.158)(P<0.05),NASFL组INS浓度(21.180±11.610mIU/l)及IRI(6.462±2.872)显著高于NC组(P<0.05),NASH组INS浓度及IRI与NASF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NASH组TNF-α浓度(0.322±0.165ng/ml)显著高于NC组(0.254±0.093ng/ml)(P<0.05).NASH组与NASFL组TNF-α浓度(0.271±0.098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SFL组与NC组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NC组SOD浓度(112.200±7.978U/ml)显著高于NASH组(72.540±1.32U/ml)(P<0.05),NASFL组SOD浓度(109.900±8.903U/ml)显著高于NASH组(P<0.05),NASFL组与NC组SOD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eptin、INS、TNF-α、SOD对NAFLD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Ⅰ期修复近节指间关节以远部位的单或多个指远端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自1992年5月以来,应用逆行筋膜蒂近节指背岛状皮瓣旋转180°移转修复,共14例20个皮瓣。结果除1例皮瓣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6个月至1年随访,功能及外观均较良好,手指饱满而不臃肿。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痛苦少。皮瓣血供可靠,厚度适宜,柔软耐磨,成功率高。同指移转随意性强,多指远端同时损伤的修复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修复指远端不全缺损的最佳术式,用五种不同修复术式修复181例患者的262个患者,并对创面覆盖物的颜色、质地、出汗情况、温度、感觉、皮下组织多少和患指使用情况第七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近节指背逆行筋膜蒂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法的的疗效较好,且前者明显合成 于后者;其次是最皮肤移植;臂及腹部皮瓣的各项随诊指标均较前三者差。提示近节指背逆行筋膜蒂皮瓣Ⅰ期同指转移是修复同指远端不全缺损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冬虫夏草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数据库筛选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及靶点预测,从GeneCard数据库获取AECB相关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得到共...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价氟取代比例为20%的氟-羟基磷灰石(fluor-hydroxyapatite,FHA)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以期为FHA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FHA,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观察结构并表征.设置FHA组(培养基中加入FH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组(培养基中加入HA)和空白对照组(单纯培养基),每组样本量为3,共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能力,检测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e,ALP)活性.反转录PCR检测3组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ALP、骨钙素和核心结合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 FHA的X射线衍射图谱主晶相与HA标准图谱一致.培养3d后FHA组细胞增殖(A值为1.87±0.0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5±0.02)(P<0.05),FHA组与HA组(1.84±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d后FHA组ALP活性(4.62±0.0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92±0.05)(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HA上调细胞Ⅰ型胶原、ALP、骨钙素mRNA表达,下调核心结合因子mRNA表达.结论 FHA对MG63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0.
针对肿瘤细胞电穿孔效应的实验需求,用幅值可调的高压直流电源为电容充电,具有一定时间延时的两路TTL信号分别控制串联的两个IGBT模块的通与断状态,以便从电容放电曲线中截取适当脉宽电脉冲的方法,研制了一台输出脉冲电压0.5~3.5kV连续可调,脉宽300~800ns准连续可调,重频1~400Hz连续可调的亚微秒脉冲电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脉冲电源性能稳定可靠,可用于恶性肿瘤电穿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