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1.
为了对付吸毒这一世界性的公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脱瘾者的心理康复,已有对吸毒者精神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报道[1~2].但对海洛因依赖者的婚姻质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海洛因依赖组:40例,为在本院戒毒病区的有婚姻史的病人,入组标准:符合DSM-Ⅳ及CCMD-Ⅱ-R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海洛因依赖诊断标准,无重大精神及躯体疾病,无重性精神病者.男性31例(77.5%),女性9例(22.5%).年龄22~40岁,平均(26.9±7.2)岁,平均吸毒时间(2.13±1.96)年.  相似文献   
412.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3.08±1.21)分低于对照组的(5.15±1.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13.
患者女,57岁,主因间断性胸闷、胸痛5年,加重5月于2011年02月22日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V1-V3呈QS波).入院查体:血压150/90 mmHg(1 mm Hg =0.133kPa),余心肺未见异常.心脏彩超:左心扩大(56 mm),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返流(少量),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于2011-2-25在介入室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末端局限性狭窄50%,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80%-99%,血流TIMI3级.第一对角支开口局限性狭窄60%,血流TIMI3级,回旋支相对较小,开口局限性狭窄40%-50%,右冠远端局限性狭窄40%-50%.建议患者行外科搭桥术,患者家属拒绝.并于前降支中段植入3.5 mm×29 mm Fire-2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前降支近端和左主干病变植入4.0 mm×33 mm Fire-2雷帕酶素支架.术后未诉明显不适.间隔12h后,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Ⅰ、aVL,V1-V6ST段抬高,血压下降为85/56 mmHg,继续间隔0.5h后出现心室颤动,给予电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行急诊PCI,前降支近段支架内血栓形成,前向血流TIMI0级,并给予PCTA及血栓抽吸术,及IABP维持血压,1:1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14.
病历摘要男,82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0年,因症状加重伴放射性疼痛10d于2010年7月17日住院治疗.入院前10 d出现频繁胸闷、胸骨后压榨性闷痛、大汗,疼痛向左上肢及后背放射,含救心丸及吸氧后,持续约20~ 30 min缓解,每日3~5次不等.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逐渐延长,最长持续约40多分钟,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吸氧、盐酸罂粟碱肌肉注射后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90 mm Hg(1mm Hg=0.133kPa),体质量72 kg.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哮鸣音,未闻及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415.
 目的建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成分——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8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55nm。结果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5~22μg(r=0.9998),7.725~772.5ng(r=0.9997),8.025~802.5ng(r=0.9999),7.725~772.5ng(r=0.9999),3.338~333.8ng(r=0.999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2%,99.11%,101.46%,98.61%,100.65%。结论本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各种金银花中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4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DS-201)对胎儿心动过速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2-01~2013-01间收治的产检发现胎儿心动过速孕妇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自然分娩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脐静脉血血氧浓度及胎儿心脏功能超声监测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宫缩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脐静脉血血氧浓度和超声监测胎儿心脏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201对胎儿心动过速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17.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已婚,主因发现血压高2年,周身无力30 h,发作性晕厥1 d于2012年9月4日23:10入院。患者家属诉近2年发现血压高,收缩压最高为230 mmHg,无特殊不适,间断口服"复方利血平"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欠佳,自诉服药后血压160/90 mmHg左右,未正规治疗。30 h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周身无力,测血压150/80 mmHg,不伴胸痛、胸闷,未引起重视,6 h后出现乏力加重,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室颤),立即予以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二  相似文献   
418.
419.
目的探讨以氯胺酮为麻醉剂的改良性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丙泊酚组(30例)使用丙泊酚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MECT治疗前及治疗1~8次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后HAMD总分值均有明显下降,氯胺酮组在治疗第1次开始起效,丙泊酚组在治疗第3次开始起效;治疗第8次,氯胺酮组痊愈率为80.0%,明显高于丙泊酚组(23.3%)。而两组T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420.
病历 :患者 ,男 ,6 5岁 ,河北定兴县农民。主因胸闷、气短、胸骨后压榨样疼痛 30小时于 2 0 0 3年 2月 19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 ,无发作性胸痛。一天前突发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气短、发憋伴有出汗、心悸症状 ,自服硝酸甘油类药不缓解 ,当地医生查心电图缺血严重 ,ST T抬高明显 ,经对症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送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尚好 ,生命体征平稳 ,双肺呼吸音尚清 ,两肺底可闻及细湿性罗音 ,心音低钝 ,心律齐 ,心率 10 0次 分 ,未闻及杂音 ,腹软 ,肝脾未触及 ,四肢无浮肿。心电图示V1~ 5为QS ,ST段抬高。住院期间查心肌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