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8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36例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病例的CT和其中25例MRI的特征.就脑膜瘤的部位、血供、与静脉窦的关系、囊变与出血、与颅骨的依附关系等几方面特征以及在CT、MRI中的表现与手术所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2.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爆裂骨折26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使用椎体内局部麻醉对患者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中、术后疼痛,改善手术体验和满意度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骨科行PKP手术的84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28例,在术中建立穿刺工作套管后B组及C组分别向椎体内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5 m L和1%盐酸罗哌卡因5 m L,A组不给药,记录术前、术中球囊扩张时、骨水泥注入时、术毕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术前3组一般资料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VA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球囊扩张时和骨水泥注入时,B组、C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VAS评分A组B组C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 A组与B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评分仍低于另两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调查3组患者对"再次手术"的接受程度,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OVCF,术中椎体内局部麻醉能有效缓解术中疼痛,改善患者手术体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且不影响手术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180例本院医护人员应用行为转变理论进行手部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宣教,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对6步洗手法、洗手时间、洗手次数、洗手材料、洗手范围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89%、97.77%、96.67%、97.22%、95.55%,高于实施前的82.22%、83.33%、78.89%、78.89%、7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手部卫生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55%、97.78%、98.88%、94.0%,高于实施前的86.11%、82.78%、82.2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施后手部菌落检出率低于实施前(1.11%比17.78%,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可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洗手卫生合格率,有助于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液外泌体microRNA-146a(miR-146a)、microRNA-200p(miR-200p)表达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N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NS患者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非损伤组74例和损伤组3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研究对象的尿液外泌体miR-146a、miR-200p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146a、miR-200p对NS患者肾损伤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法分析尿液外泌体miR-146a、miR-200p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患者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尿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miR-200p表达低于对照组(P <0.05)。非损伤组尿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低于损伤组(P <0.05),miR-200p表达高于损伤组(P <0.05)。miR-146a、miR-200p...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分析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纠正患者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并改善相关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7.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经皮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处置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8月至2019年11月采用小切口辅助经皮跟腱缝合系统(micro incision percutaneous Achilles tendon suture system,MIPAS)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279例,其中男269例,女10例;右侧96例,左侧183例;年龄18~64(36.9±11.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0.5~7(2.7±0.9) d。收集记录术后18个月内切口相关情况、再断裂、腓肠神经损伤、静脉血栓、跟腱粘连、局部疼痛和踝关节僵硬,以及相应处置措施和并发症转归,总结分析原因和预防策略。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浅表及深部感染,未出现症状性跟腱粘连和踝关节僵硬。发生迟发性线结反应2例(0.7%),再断裂5例(1.8%),腓肠神经损伤3例(1.1%),穿刺点皮肤内陷21例(7.5%),症状性静脉血栓2例(0.7%),一过性内踝后方疼痛45例(16.1%)。经个体化处理,功能良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研究经病理证实的以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11-01-01-2013-08-05就诊于海军总医院以TDL为首发表现的MS患者6例。6例患者均在首次发病时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定期随访24个月(最后1例患者末次随访日期为2015-10-20)。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12~44岁,平均(33.5±12.4)岁。6例患者中:(1)首次发病(TDL表现)表现为头痛3例、肢体无力2例、头晕伴耳鸣1例;实验室检查:IgG合成指数3例升高;病灶部位:分布于侧脑室旁6例、基底节区3例、额叶4例、延髓3例、颞叶2例、胼胝体2例。(2)复发(MS确诊后表现)表现为肢体麻木伴感觉异常3例、伴肢体无力2例,头晕伴耳鸣1例,1例随访仅见2次影像学复发,无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CB)3例阳性,血清MBP升高4例,脑脊液MBP升高3例;病灶部位:多累及额叶4例、侧脑室旁4例、颞叶3例、基底节区3例、胼胝体2例、延髓3例、大脑脚2例、桥脑2例。6例均以TDL起病,TDL出现距MS确诊的时间约6~24个月,平均(12.0±7.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2次临床或影像学发作史,平均复发次数为(3.2±1.0)次,年平均复发次数约(1.5±0.5)次/年。结论以TDL首发的MS临床表现多样,多以头痛起病,首次发病与复发期的脑MRI病灶多位于脑室旁,复发期脑脊液OCB可能由阴性转为阳性。重视复发期脑脊液OCB和脑MRI的动态复查有助于判断TDL的临床转归,减少MS的临床漏诊。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n=43)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43),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负性心理改善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组间焦虑情绪评分及抑郁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3种不同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对急诊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通气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急诊部接收的120例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A组患者行常规气管插管,B组患者给予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和气管插管,C组患者给予喉罩和气管插管,观察3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包括气道开放时间、心搏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在治疗1、3h的氧气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pH变化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气道开放时间、心搏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患者的P(O_2)都升高,但B、C组升高幅度更大,且B、C组治疗3h后P(CO_2)明显降低,A组患者虽有降低,但治疗3h P(CO_2)高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治疗时,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和气管插管及喉罩和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更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