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8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通过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扩张建立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对实验组动物进行L ES测压定位后,使用球囊对L ES进行注水...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住院的老年MS患者245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指标,包括总胆红素、血糖、血脂、尿素及肌酐等生化指标,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肌酐清除率(Ccr)呈显著正相关(r=0.168,P=0.009),与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尿素、肌酐、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分期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无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MS患者尿素(OR=-0.27,95%CI:-0.48~-0.06,P=0.01)、Ccr(OR=1.27,95%CI:0.33~2.2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分析显示,Q76~100组、Q51~75组、Q26~50组、Ccr水平显著高于Q1~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老年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正相关,提示老年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生理范围内的轻度升高可能是MS肾功能受损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对2例明确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行内镜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术前、术后进行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反流体征评分、咽部pH监测、胃镜检查。对比术前、术后结果,上述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评估家庭漂白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CBM、CNKI、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检索,纳入所有对外源性着色牙进行家庭漂白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筛选,用Cochrane系评价文献质量、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篇,包括患者611例。分析结果显示10%过氧化脲(CP)漂白效果优于15%CP(MD,0.21;CI:[0.03,0.38];Z=1.92;P=0.002),35%过氧化氢(HP)诊室漂白导致的短期牙敏感强度明显强于10%CP家庭漂白(MD,-1.68;95%CI:[-2.75,-0.61];Z=3.09;P=0.002),38%HP诊室漂白结论相同(MD,-2.64;95%CI:[-3.96,-1.32];Z=3.93;P<0.000 1)。但HP、CP家庭漂白的牙敏感无统计学差异(OR,1.94;95%CI:[0.84,4.44];Z=1.56;P=0.12)。结论:低浓度CP家庭漂白效果优于高浓度CP,诊室漂白较家庭漂白更易导致牙敏感。  相似文献   
145.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0年10月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4例。结果 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见,共40例占90.9%。肝切除以左外叶为主,术后残余结石13例占29.5%,复发结石1例,复发率2.3%。结论 肝段肝切除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的残石发生、症状复发和再手术率,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TACE(GSMs-TACE)治疗Barcelona临床肿瘤(BCLC)分期B期肝细胞癌(HCC)对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方法对5例临床确诊为BCLC B期的HCC患者(HCC组)行GSMs-TACE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0天及术后30天外周血中MDSCs频率(即MDSCs细胞团占HLA-DR~-细胞群的比例)。另收集7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于HCC组术前同期进行MDSCs频率检测。比较HCC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MDSCs频率的差异及HCC组术前与正常对照组同期MDSCs频率的差异。结果 HCC组GSMs-TACE术前外周血中MDSCs频率为(30.26±12.12)%,术后10天降至(10.22±3.79%),术后30天降至(7.33±3.38)%,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术后30天(P0.001)及术后10天(P=0.011)均明显低于术前。HCC组术前MDSCs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期水平[(30.26±12.12)%vs (3.41±1.89)%,t=5.876,P0.001)。结论 BCLC B期HCC患者经GSMs-TACE治疗后外周血中MDSCs频率显著降低;GSMs-TACE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套腰椎微创手术器械,以多裂肌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在腰椎翻修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行直视下微创腰椎翻修手术的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6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腰椎滑脱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后4例,腰椎管狭窄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后2例;术前已进行一次手术的9例,二次手术的2例,三次手术的1例。本组共融合17节段,L4~54例,L5S13例,L4~5和L5S1双节段2例,L3~4和L4~5双节段3例;通过影像学资料和末次随访的临床表现进行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3.9)个月;依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2例中,优9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100%(12/12)。结论多裂肌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8.
149.
黄鑫 《医学综述》2015,(3):392-395
脓毒症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全身炎性反应失调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选择最佳动物模型对研究脓毒症至关重要。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是目前研究脓毒症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种模型,更类似于人类脓毒症的进展和特点。尽管CLP不能完全复制临床的脓毒症,但其仍为脓毒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基础数据。该文对CLP的研究应用予以综述,以促进实验研究与临床试验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混合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PF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东莨菪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前12 h,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混合液,禁食不禁水12 h后麻醉取血,测定血清中ALT、AST、ALB、T-Bil、TP、UREA、CREA、U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比较,东莨菪内酯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ALT、AST、T-Bil水平(P<0.05),提高ALB、CREA含量接近正常水平(P<0.05),肝组织变性及坏死等病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东莨菪内酯能减轻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