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目的:凝血酶对实验性神经细胞老化过程中脂褐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神经母细胞老化模型,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脂褐质含量。结果:随着无血清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内脂褐质含量增加,时间越长越显。低浓度凝血酶能延缓脂褐质的聚焦。结论:凝血酶具有潜在抗老化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特发性肥厚性硬脊膜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77岁,反复四肢麻木、无力6个月。2000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面部麻木感,颈部疼痛向左肩放射,随后症状加重,出现四肢无力,经当地医院“抗炎”等治疗后缓解。2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失眠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对睡眠状况主观感知和客观评估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失眠患者主观睡眠感知的特点.方法 通过睡眠日记晨间评估项目和多导睡眠图监测获取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及客观睡眠参数.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等描述失眠程度并进行初步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眠组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和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均显示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效率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睡眠自我评估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失眠组这种差异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尤其足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误差.失眠组受试者睡眠自我评估误差呈现双向性.失眠组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呈正相关(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睡眠自我评估参数中的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其对睡眠状态的自我评估误差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且具有双向误差之特点,包括对睡眠状态的低估(夸大睡眠障碍)和对睡眠状态的高估(忽视夜间的睡眠缺失).焦虑情绪可能与睡眠潜伏期感知误差具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估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MMSE评分≤26分的32例AD患者,给予重酒石酸卡酸卡巴拉汀口服治疗16周,应用MMSE,ADAS-cog,Blessed-Roth量表评估药物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32例患者MMSE评分28例有明显改善(P<0.01),4例无变化,32例Blessed-Roth评分和29例ADAS-cog评分均显示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多数患者的有效剂量为9mg/d,分2次服用。结论: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是一种耐受性好,治疗AD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5.
86.
87.
纤维肌痛症是一种以弥漫性疼痛和肌肉骨骼压痛为特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睡眠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中非恢复性睡眠和α-δ睡眠是纤维肌痛症重要的两个标志。美国风湿病学会201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中也将睡眠障碍提升到诊断依据的高度。本文主要介绍纤维肌痛症相关性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多导睡眠图和循环交替模式的特点、主观和客观评定方法、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他汀的应用情况、中断治疗的原因及脑梗死复发情况。方法 观察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8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从脑梗死后1月到脑梗死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的应用情况,并根据患者在长期的二级预防过程中是否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分为规律用药组(n=73)、单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n=80)、单用他汀组(n=9)、均未服用组(n=18),调查患者中断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的原因并比较4组患者脑梗死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180例脑梗死患者中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共有27例(15%),原因分别为不良反应19例(70.4%)、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6例(22.2%)、医师未建议及门诊医师未开医嘱2例(7.4%); 中断他汀治疗共有 98 例(54.4%),原因分别为不良反应13例(13.3%)、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27例(27.6%)、医师未建议及门诊医师未开医嘱25例(25.5%)、检测指标正常而自行停用30例(30.6%)、经济原因3例(3.1%); 脑梗死后1年脑梗死复发情况分别为规律用药组复发8例(11.0%)、单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复发17例(21.3%)、单用他汀组复发2例(22.2%)、均未服用组复发6例(33.3%)。结论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较为普遍,他汀应用严重不足,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他汀治疗脑梗死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9.
葡萄糖一直被认为是脑内氧化代谢供能的唯一物质,乳酸则是脑细胞无氧糖酵解产生的代谢废物。最近有人提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乳酸穿梭假说,指出乳酸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底物在神经活动时被神经元利用,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验证乳酸穿梭假说、研究乳酸在神经元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对揭示脑细胞能量代谢模式、探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并评价其在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74例经CT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第21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近期预后差定义为mRS≥4。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S≥4患者36例(48.6%)。mRS≥4组急性期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RS<4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是近期预后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445,95%CI:1.189~1.755,P<0.01)。白细胞计数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698~0.908,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白细胞计数预测脑出血近期预后差最佳阳性分界值为10.0×109/L。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10.0×109/L预示近期预后较差。白细胞计数作为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价值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