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CH)发作后的变化及与IC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84例自发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特点等指标;另外收集9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对患者出院后90 d时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H患者血清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4例患者中211例患者预后良好,73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者HA水平(796.1±49.6 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87.2±42.9 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HA水平与入院时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2=0.372,P0.001);与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2=0.456,P0.001)。结论在急性自发性ICH患者中,H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入院时高血清HA水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其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 ,倍受重视。脑出血患者烦躁 ,头痛、呕吐剧烈 ,肢体瘫痪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经头颅CT证实血肿增大 ,存在继续出血 ,是使病情加重及死亡之主要原因。因而继续出血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1 资料和方法选择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住院患者 2 49人 ,男 135 ,女 114,年龄 2 6~ 78岁 ,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分别于入院时 ,发病 2 4h及一周查头颅CT ,以两次CT所示血肿体积分别与基线CT比较 ,体积扩大超过 33%为继续出血组 ,共 41例 ,男 2 7,女 14,年龄 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骼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5例(3例四肢,2例双下肢)表现肌肉萎缩、肌无力,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病理检查5例骨骼肌均有不同程度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5例患者抗dysferlin单克隆抗体均无表达,抗Dystrophy、Sarcoglycan、dystroglycan单克隆抗体均表达正常,抗CD8+T细胞单克隆抗体均无表达,抗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单克隆抗体表达均上调。结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的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四肢(或双下肢)肌萎缩、肌无力;其病理学特点与多发性肌炎的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14.
西比灵治疗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神经科就诊的周围神经病患者100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周围性感觉障碍;②周围性运动障碍;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④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⑤肌电图示神经元性改变;每一例患者须具备①和②中任意一项以上,及③、④、⑤中任意2项以上者为纳入标准。将100例患者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血清BDNF与尿AD7c-NTP联合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72例MCI患者(MCI组)及9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基线、12 m、24 m的血清BDNF和尿AD7c-NTP的表达水平。结果 MCI患者血清BDNF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尿AD7c-NTP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此外,32例MCI患者于随访的2y中进展为AD(MCI-AD组),其血清BDNF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低于稳定型MCI患者(MCI-ST组),而尿AD7c-NTP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高于稳定型MCI患者。结论血清BDNF与尿AD7c-NTP联合检测是鉴别及诊断MCI进展为AD的较好指标,提升二者单独应用时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发现的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 IA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8例患者的96支椎动脉中CTA显示血管正常55支,轻度狭窄14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8支,先天发育不良(一侧椎动脉细小)5支,明显迂曲9支。8例患者的椎动脉管腔CTA评价结果与DSA一致。结论:CTA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对椎基底动脉T IA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阿替普酶(rt-PA)溶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执行rt-PA溶栓的AIS患者186例,溶栓90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9.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脑卒中后抑郁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康复[2],我科自2003年10月开始观察帕罗西汀对脑卒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和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0.
王建宇  张莉  高倩  崔永健  魏琰 《安徽医药》2022,26(1):179-183
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其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病人纳入本研究,将入选病人均分为传统组与丁苯酞组,传统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病人神经缺损情况、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炎性因子、神经蛋白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0.00%,传统组总有效率70.00%,丁苯酞组高于传统组(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改善,丁苯酞组均低于传统组[(122.32±23.20)μg/L比(175.52±22.29)μg/L、(2.81±0.39)g/L比(3.59±0.44)g/L、(9.23±1.05)μmol/L比(15.19±1.76)μmol/L,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降低,丁苯酞组均低于传统组[(3.43±0.39)mg/L比(7.06±0.85)mg/L、(16.58±2.44)ng/L比(25.29±2.60)ng/L、(0.42±0.05)ng/mL比(0.77±0.10)ng/mL,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S100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改善,且丁苯酞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提高病人临床疗效,主要通过减轻高凝状态、拮抗炎性反应、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神经蛋白因子表达水平等机制发挥提高临床疗效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