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9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同样体重的人,梨型身材可能比苹果型身材的人更健康。因为脂肪累积在下半身,与累积在上半身与腹部比较起来,后者(苹果型身材)对身体所带来的健康危险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32.
512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孙颖  马骏  卢泰祥  王岩  黄莹  唐玲珑 《癌症》2004,23(Z1):1523-1527
背景与目的:合理定义鼻咽癌颈部靶区在临床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部靶区的勾画.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鼻咽癌病例51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行增强CT模拟扫描.淋巴结分区标准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结果:512例病例中,328例(64.1%)诊断为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61.3%为单侧淋巴结转移,38.7%为双侧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为64.1%,其中单侧占50.9%,双侧占49.1%.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Ⅰ、Ⅱ、Ⅲ、Ⅳ、Ⅴ、Ⅵ和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3.0%、97.9%、46.0%、9.5%、13.7%、0%和74.4%.跳跃性转移率仅为4.6%~6.5%.25.3%的N1-3病例出现了推荐标准以外区域的侵犯.结论: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由上而下循序性的;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低;咽后淋巴结为鼻咽癌转移的首站淋巴结.咽后、Ⅱ区和Ⅲ区最容易受累及;Ⅰa和Ⅵ区从未受累.有部分阳性淋巴结超出了RTOG推荐用于N0的颈部CTV范围.以上结果有助于鼻咽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颈部靶区的勾画.  相似文献   
33.
心痛、胸痹、心痹病名内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胸疼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古代文献中相关病名有很多,且同一病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弄清这些中医病名的内涵及沿革,对于开展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仅对心痛、胸痹、心痹这三个主要相关病名作源流探讨。1心痛“心痛”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脉……其病;病足热……心痛,烦心”。但首次较详细论述则在《黄帝内经》。《内经》中的“心痛”既是症状,又是病名,其内涵指狭义心痛,不包括胃脘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疼痛性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构成的变化.方法收集1983-2002年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出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 259例.以1983-1992年的患者为前10 a组,以1993-2002年的病例为后10 a组,比较分析两组原发、共患和多病因的构成.结果前10 a组原发病因为冠心病的构成比低于后10 a组,肺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高于后10 a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患病因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4.00%)、糖尿病(16.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4.3%)、脑血管病(11.4%)、贫血(5.2%).与前10a组比较,后10a组COPD共患病因减少(χ^2=45.22;P<0.000 1),其余共患病因均增加(P<0.01).前10 a组以单病因比例为多,后10 a组以多病因比例为多(P<0.0001).2种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占33.8%;3种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占8.4%.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首位原发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COPD是最常见的共患病因,后10 a组多病因合并比例显著高于前10 a组.  相似文献   
35.
天津市居民饮食与营养知识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的饮食习惯、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饮食与疾病知识、食物与营养知识的来源与需求,以便有效地开展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方法应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06名18~69岁居民,男性605名,女性601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居民饮食无一人完全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居民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及格率60,2%),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地区、文化、职业人群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对饮食与疾病知识了解较好(及格率87,5%),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文化、职业人群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电视是居民食物与营养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多数居民(81,5%)有获取食物与营养知识的需求,结论天津市居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应针对居民饮食现状建立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测定壳聚糖膜和免眼房水中氟脲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的含量.方法:使用Waters HPLC仪,配有浸透限制固定相(RAM)直接进样,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0.8 mL·imin-1,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溶液和房水中的5 Fu、MMC浓度.结果:5-Fu和MMC与房水中的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3.8 min和5.6 min.两种药物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都显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4%,日间RSD<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和99.04%.结论:RAM-HPLC法样品不经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当壳聚糖膜吸附了5-Fu和MMC置于兔眼内时,用本法已测定了其释放药物过程.  相似文献   
37.
目的:考查不同的血样处理方法对血清中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aters HPLC仪,配有限进填料(RAM)直接进样固定相,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0.8 mL·min-1;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了血清样品不同处理方法的重现性、稳定性,并与血清直接进样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血清样品处理方法对MMC含量的影响不同,在萃取法中用氯仿-异丙醇较醋酸乙酯萃取率高,沉淀法用乙腈沉淀对MMC含量影响较小.直接进样中MMC与血清中的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结论:在MMC的血清样品处理方法中,用RAM-HPLC法直接进样,样品不经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好,但对一些取样量较大且含量较低的样品,萃取法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瘤病人血清及青光眼患者手术后房水中丝裂霉素(MMC)浓度的方法。方法:使用 Waters HPLC 仪,配有限进介质填料(RAM)直接进样固定相,甲醇-水为10:90,流速为0.8 mL·min~(-1)的流动相,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胃癌、胆囊癌及肝癌病人化疗后的血清及青光眼患者手术后房水中 MMC 的浓度。结果:MMC 与血清及房水中的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保留时间为5.6 min。在40~200μg·L~(-1)水中及50~2000μg·L~(-1)血清中浓度范围内均显良好的线性关系,r 分别为0.9912与0.9991,日内变异<4%,日间变异<8%,回收率近100%。结论:RAM-HPLC 法,样品不经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好,用此法可用于包含 MMC 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 AH)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30天病死率达50%~60%,约有不到60%的幸存者恢复到功能独立[1-2]。一般认为动脉瘤瘤体长径5 mm为小型动脉瘤,5~10 mm为中型动脉瘤,11~25 mm为大型动脉瘤,25 mm为巨大型动脉瘤[3],本文借鉴此标准。有些学者认为瘤径7 mm属小型动脉瘤[4],个别学者认为10 mm为小型动脉瘤[5]。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颅内小型未破裂动脉瘤被检出[6],其超微结构得以展现。多数学者认为小型动脉瘤的破裂风险相对较低,然而也有报道称临床发现相当一部分破裂的动脉瘤为小型动脉瘤[7-9]。未破裂动脉瘤尤其是中小型动脉瘤的自然史至今仍未明确。最  相似文献   
40.
徐凤  马骏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20-3520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逐步上升,再次剖宫产患者也越来越多,二次手术时面临的进腹困难及腹腔脏器的损伤风险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本科2012年3月发生1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生膀胱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重新复习妇产科手术的并发症,以期引起大家对妇产科的解剖及基础操作,以及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的认识,尽量避免瘢痕子宫的发生,旨在给逐年上升的剖宫产热降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