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占10%,部分缓解占73.68%.无缓解占16.32%。无核泄露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关键是将预防核泄露及放射防护工作贯穿于介入治疗的全过程,才能达到疗效良好和人员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超微病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白鼠4VO模型,全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1、2、3、5、7天和对照共6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电镜下观察。缺血后1天出现核膜不规则、粗面内质网增生,多聚核蛋白体解聚;胞浆内出现致密物和脂褐素颗粒。2天时除上述改变外可见高尔基氏器肿胀,粗面内质网呈板层状排列,神经网肿胀,空泡形成。3天时主要表现核基质肿胀,异染色质增多并附着于核膜;线粒体肿胀、嵴破坏,少数线粒体基质致密,内含绒毛状致密物;高尔基氐器肿胀,周围出现被膜小泡。树突内和突触内可见大量致密小泡。5天和7天时,大部分神经元空化,神经细胞核周围和树突内出现大量的原纤维,胞质内和树突内可见一种指纹状包涵体,呈螺旋状;另一种神经细胞的改变为变暗、固缩,树突迂曲,最后完全崩解。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采用选择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很少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但高度精细化的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避免残余病变组织复发、癌变而再次手术,近年来国外用于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呈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已跃居我国成人心脏病患者住院和死亡原因的首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冠状动脉穿孔是PCI术中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为0.15%~0.8%;其中经皮冠状动脉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所致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率为0.1%~2.7%。  相似文献   
15.
随着神经病理学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我们教研室制作了百余例大型切片。大型切片具有对比度清晰,易观察大面积组织间的变化,尤其是许多小的、肉眼不易观察到的病理改变,可以从大切片中观察到。H、E染色虽为最常用染色,但髓鞘不能着染,尼氏体也看不清。K、B染色(Kluver—Barrer's Stain)它不仅能鲜明的显示髓鞘以及它的改变和尼氏体数量及分布位置的改变,还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要求来复染其他物质,如为了观察多糖可用K、B—PAS染色法。因而在神经病理的研究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和H、E染色一样得到普及。它的颜色清晰、漂亮。鲜艳的天兰色髓鞘以及紫色的尼氏小体对比鲜明。由于切片较大,面积在6×7cm以上,所以制作此种大型切片必须有熟练的制片技术,在它的制作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需要  相似文献   
16.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发生在硬脑膜及其附属结构上的异常动静脉短路。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对DAVF的血管构筑研究还不透彻,目前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静脉入路、动脉入路和动静脉结合入路的栓塞。近年来,随着ONYX等液体栓塞材料的应用,使从动脉入路治愈颅内DAVF成为可能,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ONYX胶经动脉入路治疗DAVF患者3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PGn)及其激活因子(uPA)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神经营养素[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和营养素4(NT-4)]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然后采用酶谱分析法、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法对其产生的PGn和uPA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的神经营养素对所测定的酶原及其激活因子皆有上调作用。结论在体外,神经营养素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在添加不同厚度补偿材料(Paraffin和PMMA)情况下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水模体的剂量分布,对所得照射野离轴比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补偿材料(Paraffin和PMMA)在放射治疗中可以起到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提高皮肤及皮下剂量和调整电子线的剂量分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特别是N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定N-硝基-左旋-精氨酸(NNLA)干预后局灶性脑缺血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情况。结果 在缺血再灌流期间过多或过少的NO均对缺血区凋亡峰有明显影响,小剂量NNLA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大剂量NNLA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的不同区域,包括正常及病变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20.
MRCP预防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在预防胆管损伤方面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施行的1392例胆囊切除术病历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胆道超声或CT检查,其中572加行MRCP检查,并对其术后发生胆管损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MRCP组572例未出现胆管损伤.非MRCP组820例,胆管损伤8例,胆管损伤率为0.98%.MRCP组和非MRCP组的胆管损伤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Y2=4.04,P<0.05).结论 为预防胆囊切除术导致的胆管损伤术前行MRCP检查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因其可在术前提供胆道变异和可疑变异的信息,在降低胆管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