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意义。方法:86例ARDS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56例患者痊愈出院,30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5.2%。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6月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9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筛查量表、健康素养量表等进行调查。应用Spearman分析健康素养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发生率为22.8%。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素养总分与衰弱呈负相关(r=-0.291,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素养(OR=0.419,95%CI:0.266~0.908)、长期失眠(OR=6.466, 95%CI:2.099~19.914)、存在营养风险(OR=11.202, 95%CI:3.983~31.508)、存在抑郁风险(OR=10.014,95%CI:1.963~51.075)、所患慢病种类≥5种(OR=12.784,95%CI:3.811~42.878)、运动自我效能得分(OR=0.512,95%CI:0.304~0.956)...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制并评估一种用于建立蟾蜍心力衰竭模型和测定蟾蜍心脏功能的医学机能学实验仪器.方法 根据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学理论,一方面选择不同管径的微导管体现动脉缩窄的程度,实现心脏压力负荷的变化;另一方面选用蠕动泵调控不同的输液速度,实现心脏容量负荷的变化;最终观察两种变化对蟾蜍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当微导管管径由1,2 mm缩小至0.4 mm或输液速度由2.2 mL/min加快至3.0 mL/min对,蟾蜍心脏功能逐渐由正常、代偿转为失代偿,即最终出现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律失常、心输出量明显减少等心力衰竭表现.结论 成功研制了一种用于医学机能学实验的蟾蜍心脏功能测定系统,并建立了由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功能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矫形重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颈椎Cobb角、D值和椎间高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X线片均显示融合节段融合。[结论]多节段颈椎病如果致压物来自前方,没有后纵韧带骨化,经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5.
胸椎管狭窄症(TSS),临床上比较少见,有学者报道可能与胸椎活动度小,慢性劳损有关[1].最早是Sumito报道因软骨发育不全引起的椎管狭窄,随后Bailey报道退变增生产生的椎管狭窄,Parker报道了黄韧带肥厚引起的椎管狭窄.但真正讨论此症的还是Verbiest,他开始用“椎管狭窄症”来定义此类疾病.Nakanish等1971年首先报道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胸椎管狭窄.Marzluff等1979年报道了胸椎关节突增生压迫胸脊髓.在国内,八十年代后才有相关的报道[2],此类疾病少见,但可导致腰痛和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有研究表明椎管狭窄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可达到0.5%[3],故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治疗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病因、分类、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青少年症状性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临床特点,评价后颅窝小范围骨窗减压手术治疗青少年症状性Chiari Ⅰ型畸形的临床疗效果. 方法 对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青少年症状性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的小骨窗后颅凹减压手术,骨性减压窗范围以枕骨大孔后缘为中心,大小约2 cm×2 cm,弱电流电凝缩小扁桃体,疏通中脑导水管流出道和第四脑室正中孔,硬脑膜直线切开并行自体筋膜扩大修补.对术前术后进行症状以及脊髓空洞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短期随访对照研究表明,患者临床症状术后改善明显,影像学特征显示小脑延髓池恢复良好,术前存在的脊髓空洞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半年以上随访8例,手术效果稳定,症状得到持续改善. 结论 早期接受后颅窝小范围骨窗减压手术是缓解青少年症状性Chiari畸形Ⅰ型症状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7.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治重脾肾;集诸家之书,据理分析,考证腧穴;不盲目施灸,慎灸疗壮数;注重灸后调护;创针灸受病处;重视元气,提倡保健灸法,并提出针灸须药。书中圆机活法,字里行间蕴藏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背景: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矫形技术已较为成熟,术者也可根据患者的弯曲类型、弯曲度数等选择不同的截骨术式,但由于缺少被广泛认可的分型系统,导致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描述和手术策略制定都较为混乱。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获取1例301分型ⅢA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像资料,建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T12、L1、L2和L34个不同节段截骨角度,模拟去松质骨截骨术,对截骨矫形后的模型进行钉棒系统固定,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①截骨节段越靠近尾端螺钉应力越大,螺钉应力分布大小的顺序为L3>L2>L1>T12,不同截骨节段的螺钉应力分布特点相同,都集中在截骨节段的相邻上/下2个节段的螺钉上,明显大于其他节段的螺钉应力;②钛棒的应力大小顺序为L2>L3>L1>T12;③截骨节段越靠近头端截骨接触面应力越大,截骨接触面应力大小顺序为T12>L1>L2>L3;④结果表明对于ⅢA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选择L2截骨节段可获得较佳的矫形程度、降低内固定应力分布集中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高位腰椎不稳合并下腰椎管狭窄患者40例均行一期后路多阶段腰椎内固定加椎管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中未有血管、神经等副损伤.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出血量约400 ml,术后所有患者全部下腰部疼痛及单侧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40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60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一例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融合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一期进行后路手术,手术疗效肯定,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术中电刺激杏仁及伏隔核诱发类海洛因欣快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术中电刺激杏仁核及伏隔核,观察患者的反应.方法戒毒手术中,在毁损双侧杏仁核及伏隔核前、后均进行电刺激,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在完成脱毒的61例患者中有43例电刺激杏仁核及伏隔核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类似吸毒的欣快感,其中有22例患者伴有明显的心率增快;9例未脱毒的患者在刺激后无一例出现上述感觉.结论术中电兴奋法可以更准确的对杏仁核及伏隔核进行定位,并且验证了海洛因依赖过程中中脑腹侧被盖与伏隔核及杏仁核之间存在着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