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26例。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35~78min,平均42min。残余尿量均<60ml。IPSS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8.23±7.56分和9.45±5.34分(P<0.05)。最大尿流率(Qmix)术前、术后分别为7.85±3.23ml/s、17.42±5.67ml/s(P<0.005)。结论TUEVP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的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AL)诱导化疗后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ATLS)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生化改变及预后。方法 分析化疗后ATLS的发生情况。结果 ATLS发生率为3.72%;年龄3~1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例。临床特征为白细胞及幼稚细胞比例较高,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幼稚细胞0.78~0.96,对化疗敏感。诱导化疗开始后12~36h内出现ATLS,表现为高尿酸、高钾、高磷、低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6例3~8d后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例死于急性肾衰竭。结论 ATLS常发生在肿瘤负荷大、对化疗敏感AL患儿。严密观察生化指标、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ATLS死亡率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组织中bcl 2、p5 3、nm2 3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探讨bcl 2、p5 3、nm2 3基因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对 80例胃癌组织 ,37例不典型增生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粘膜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 2蛋白在癌旁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 3%、1 9.2 %、2 1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分化胃癌组织阳性率为 78.2 % ,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4 8.0 % (P <0 .0 5 ) ;p5 3在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为 5 2 % ,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的87.5 % (P <0 .0 5 ) ;nm2 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 0 % ,明显高于低分化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 (P <0 .0 5 )。p5 3与bcl 2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 bcl 2、p5 3和nm2 3的表达不仅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等级密切相关 ,还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俊 《广西中医药》1998,21(2):28-28,34
笔者从1993年至今,用强力磁疗贴并自拟滋阴活血汤治疗慢喉痹16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慢喉痹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92例,男性68例;年龄最大为56岁,最小为6岁;病程最长为6年,最短为3个月;教师122例,干部34例,学生4例。全部病例均有咽痛反复发作病史。12 诊断标准〔1〕 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燥感、微痛,咽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经胸透或胸片及咽部检查排除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2 治疗方法21 强力磁疗贴用法:强力磁疗贴〔四川佳寿康复工程研究所产品,川医械准字(93)第326008号〕慢慢撕…  相似文献   
15.
[例一]刘某某,男,37岁。1984年8月31初诊。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汗出40余天,曾住某医院以“败血症”治疗11天未效,来余处求治。入院时伴有颈项强直,背微恶寒,口苦咽干而不渴,时有咳嗽,二便正常,体温38.9℃,白血球3800/mm~3,舌淡苔薄,脉弦微浮。 观其脉症,四诊合参,诊为三阳合病,拟柴胡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药用柴胡15g,黄芩9g,知母12g,半夏9g,甘草9g,桂枝6g,白芍9g,葛根12g,玉竹12g,大枣5枚,生姜6g。上药连进5剂,热退证减,饮食渐增,体温、白血球计数均转正常,随方加减佐以扶正之品调进5剂痊愈出院。 按: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有汗、咳嗽等,为太阳中风;颈项强直,背微恶寒,二便正常为阳明经证;口苦咽干而不渴为少阳证。此属三阳合病之伤寒发热。以小柴胡汤合桂枝和解透表,加葛根、知母、玉竹以解肌清泄阳明之热,方药相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疾病,约占恶性肿瘤的1%,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我院自1997年来,共收治25例该病患者,其中误诊14例,现对误诊原因予以浅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含量的影响,并探讨针刺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涌泉和厉兑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伤后1、2、3、5、7 d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结果:①对照组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在伤后1 d升高,2 d达高峰,3 d开始下降,5 d进一步下降,7 d下降到正常水平;②治疗组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在伤后1 d升高,2 d下降,3 d继续下降,5 d下降到正常水平;③治疗组伤后2、3、5 d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减轻重度颅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8.
马俊 《当代医学》2021,27(11):119-121
目的探讨发病早期促炎和抗炎性因子检测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典型肺炎轻症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并分析3种指标在高、低水平时与重症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IL-10、PGE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水平TNF-α、IL-10下的GPIS评分均高于低水平,高水平PGE2下的GPIS评分低于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早期促炎和抗炎性因子检测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TNF-α、IL-10、PGE2处于高水平时,表明重症肺炎预后质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坚持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首先能增加组织内靶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力,较好发挥胰岛素分解葡萄糖的功能,起降糖作用;其次可以促进肌肉利用血糖,尿糖也可减少;再次可以改善脑神经功能,使病人得到充实快感,提高耐受力、意志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并且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流量,改善微血管循环,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运动疗法宜在早、午饭后1h左右开始,其他时间运动宜采取临时加餐方法,以防低血糖反应,方式自选,结伴而行为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在C型臂引导下单纯膝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7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单纯关节腔冲洗组(67例)及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组(70例)。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每周大量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1次,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组每周大量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加臭氧注射1次,2组连续3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患者:疗效优27例,良23例,可14例,差3例,优良率为74.6%(50/67);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组患者:疗效优35例,良25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6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术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1.6%(48/67)、68.7%(46/67)、61.2%(41/67);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组术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2%(59/70)、81.4%(57/70)、80.0%(56/70);2组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纯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均能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但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相对于单纯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