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通常会造成动脉瘤夹闭不全或载瘤动脉狭窄。术中微血管多普勒(IMD)是有趣的、无创及价廉的工具。本研究评估IMD在动脉瘤术中引导瘤夹位置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方法 92例患者(101枚颅内动脉瘤),IMD(微型探头频率为20MHz,探头直径为1.5mm)运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前后,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通畅,IMD结果与术后血管造影进行比较。同时90例患者(108枚动脉瘤)动脉瘤术中不用IMD监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微型探头能监测Willis环及其分支的所有血管。IMD监测发现,23.8%动脉瘤因动脉瘤夹闭不全和(或)血管狭窄而调整瘤夹位置。IMD显示10.9%动脉瘤夹闭后,动脉瘤内出现持续微弱的血流频谱(表明动脉瘤夹闭不全)而调整瘤夹位置; 18.8%动脉瘤因载瘤动脉、分支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而调整瘤夹位置。 IMD平均监测时间为4.8分钟。动脉瘤夹调整的频率(平均1.8次/例)与动脉瘤的大小及位置有关。未出现应用IMD相关的并发症,术后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及载瘤动脉通畅。 不用IMD组术后血管造影显示,8.3%动脉瘤出现动脉瘤夹闭不全,10.2%的动脉瘤出现载瘤动脉狭窄。应用IMD能减少残余动脉瘤及无法预料的血管狭窄,与动脉瘤术中不用IMD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 IMD是一项安全、简便、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可常规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术中,尤其是复杂的、大型和巨大型宽颈或无瘤颈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经颅多普勒(TCD)联合CT灌注成像(CrP)对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方法 经TCD检测为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9例,分症状组(9例)及无症状组(10例),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和CTP检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之间、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与对照组TCD及CTP参数.结果 TCD示症状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低于对照组(P<0.001),而无症状组MCA Vm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MCA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患侧MCA Vm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 <0.001),与颅内侧枝循环有关.症状组和无症状组与对照组CTP参数分析,症状组患侧脑血流量(CBF)减低(P<0.05),而无症状组CBF无明显改变(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平均通过时间(MTI)及达峰时间(TIP)延长(P<0.05),但两组脑血容量(CB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与CTP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以综合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D4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D40与MMPs表达的相关性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32例次,根据术前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及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分为易损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标本中CD40及MMP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易损斑块组CD40和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稳定斑块组显著增高(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亦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增高(P <0.01);CD40mRNA与MMP-2 mRNA(r=0.43)、CD40 mRNA与MMP-9 mRNA(r=0.90)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0不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可能通过调控MMP-2、MMP-9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