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21.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VCS)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8例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患者分为IMRT组(n=23)和VMAT组(n=25),两组患者均行两阶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8例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患者中,未出现因急性不良反应而中断放疗的患者,且主要发生1~3级急性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下降、白细胞减少、放射性皮炎、乏力、放射性肺损伤、恶心、贫血、食管黏膜损伤等较为常见。VMAT组患者1~3级食管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IMRT组(P﹤0.05);VMAT组和IMRT组患者的其他1~3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患者采用IMRT和VMAT治疗的总体耐受性均较好,IMRT和VMAT均可作为常规放疗手段在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的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322.
目的 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208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一般情况调查和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 (90.79±14.60)分,其中 88.5%处于中、高等水平,不确定性维度得分最高;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 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居住地和感知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关注居住在农村、 对疾病严重程度有高度感知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地域人群特征,实施适当的心理引导和干预,以降低患 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23.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重楼内生真菌、根际真菌多样性,并了解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方法:以不同栽培模式下重楼根际土壤、块茎、根部组织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真菌群落多样性、网络关系、功能预测,并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物种组成和菌群α、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重楼块茎和根部内生真菌、根际土真菌在物种组成与丰度上各不相同,但相同栽培模式下重楼不同组织部位菌群距离近,不同栽培模式但同一重楼部位的菌群关联性高;菌群Network网络分析揭示同一栽培模式下菌群之间关联性更高且偏正相关性,对植物有益的共生菌和促进物质能量循环的腐生菌与植物病原菌呈负相关;FUNGuild结合物种组成分析表明,采自织金(ZJ)样品的病原菌占比少、腐生菌占比高,而采自赫章(HZ)、百里杜鹃(BL)样品的病原菌占比多、共生菌占比高;菌群与环境因子热图表明,部分菌属之间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同一栽培模式下的菌群与环境因子关联性相似。结论:重楼内生真菌、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具有地域特征,环境因子影响重楼真菌菌群组成和丰度,可人为有目的性地调节菌群结构,以利于重楼高产栽...  相似文献   
324.
自1980~1998年,我院收治宫内(金属环)节育器(IUD)部分嵌顿子宫壁,在外院和本院多次取器失败32例,经在X线电视直视下取器,获得成功。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2~54岁,平均38岁。置环时间2天~21年。其中哺乳期放置17例,人工流产同时放置9例,月经净后放置6例。2.诊断方法:(1)B超检查:对32例常规B超检查发现IUD部分嵌顿子宫前壁16例、后壁12例、宫底4例。子宫内膜有部分IUD的回声31例。嵌入子宫浅肌层21例、深肌层10例、穿出浆肌层1例。子宫内膜见环丝断裂…  相似文献   
325.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2016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289例头颈肿瘤手术且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对术后谵妄进行筛查,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统计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  相似文献   
326.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肺复苏虚拟仿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7月于急诊科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30人为对照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实习的本科护生30人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团队式心肺复苏急救教学,研究组采用基于心肺复苏虚拟仿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  相似文献   
327.
目的 了解四川省≥3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分析吸烟对CO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2004-2008年随机抽取四川省彭州市30~7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测,并进行长期随访,确定COPD发病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与COPD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46 540名研究对象,男性当前吸烟占比为67.31%,女性为8.67%,有3 101名新发COPD,累积发病率为6.66%。控制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BMI、日均总体力活动水平、当前做饭频率、当前有无排烟装置、被动吸烟暴露频率等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从不吸烟人群相比,当前吸烟、戒烟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42(95%CI:1.29~1.57)和1.34(95%CI:1.16~1.53)。与从不或偶尔吸烟人群相比,日均吸烟量越大,COPD发病风险越高;当前吸烟类型为混吸、开始吸烟类型为混吸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79(95%CI:1.42~2.25)和2.12(95%CI:1.53~2.92);开始吸烟年龄<18、≥18岁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61(95%CI:1.43~1.82)和1.34(95%CI:1.22~1.48);吸烟时吸入口腔后即吐出、吸到咽喉部和深吸到肺部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30(95%CI:1.16~1.45)、1.63(95%CI:1.45~1.83)和1.37(95%CI:1.21~1.55)。控制多个混杂因素,校正回归稀释偏倚后,日均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和烟吸入部位对COPD发病均有影响,性别差异尤为突出。结论 吸烟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这种影响与吸烟量、吸烟类型、开始吸烟年龄和烟吸入部位等存在一定关系,控烟应综合考虑吸烟的具体特征,从而预防CO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8.
目的通过分析姿势步态异常型与震颤型帕金森病(PD)患者的经颅超声检查(TCS)黑质(SN)区回声特征、血清铁代谢参数及二者相关性, 以探索SN回声变化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帕金森病专科就诊的155例PD患者, 其中95例姿势步态异常型(姿势步态异常组), 60例震颤型(震颤组);选取同期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TCS检查和血清铁代谢参数检测, 比较分析两组PD患者SN区回声变化特点及三组间铁代谢参数的差异;根据TCS结果分别将姿势步态异常组和震颤组细分为SN强回声阳性(SN+)亚组与SN强回声阴性(SN-)亚组, 比较各亚组间铁代谢参数的差异。分析姿势步态异常组和震颤组SN强回声与铁代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姿势步态异常组双侧SN强回声总面积、较大一侧SN强回声面积及SN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面积的比值(S/M)大于震颤组(均P<0.01)。姿势步态异常组和震颤组血清铜蓝蛋白和转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均P<0.001);姿势步态异常组血清铁蛋白低于震颤组和对照组(均P<0.01)。姿势...  相似文献   
329.
目的 分析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伤害哨点监测病例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伤害哨点监测资料,描述伤害发生特征,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4.9.0.1软件分析变化趋势,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累计报告伤害病例329 463例,其中男性186 307例(56.55%),女性143 156例(43.45%),性别比为1.30∶1。从伤害发生年龄来看,18~44岁组是伤害的高发年龄段,其次是45~64岁组;18~64岁人群伤害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8.64%。从伤害发生原因来看,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29.48%)、动物伤(20.51%)、道路交通伤害(13.16%);男、女性均以跌倒/坠落为主要伤害发生原因;除18~44岁组(主要原因是动物伤)外,跌倒/坠落为各年龄段首位伤害发生原因。从伤害发生地点来看,前3位依次为家中(41.15%)、公路/街道(19.07%)、公共居住场所(16.62%)。从伤害性质来看,前3位依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6....  相似文献   
33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入院号的单双数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53例,采用自拟破宫汤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51例,单纯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53例治愈47例,治愈率为88.67%;对照组51例治愈39例,治愈率为76.4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破宫汤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