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兔子不同程度缺血性脊髓损伤后经棘突电刺激下传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DNEPs)的变化特点,为在脊柱脊髓手术中持续监测脊髓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脊髓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经棘突间接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缺血早期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波形变化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经棘突电刺激间接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对缺血性损伤敏感,血管结扎后30min的波幅与运动功能呈显著性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976,早期波幅变化可以评估预后,波幅与基线的比值与病理损害程度相关。结论经棘突电刺激间接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用于脊柱脊髓手术中连续监测脊髓功能,其对缺血敏感,与运动功能相关,术中应用可以预防术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兔子脊髓缺血动物模型建立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左肾动脉与动脉分叉间腰动脉的自身解剖学特点及腰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椎的位置关系,为腰动脉阻断建立脊髓缺血动物模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红色乳胶灌注后显微镜下追踪解剖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的5条腰动脉,测量其本干长度及左右分支到椎间孔的长度,同时观察腰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与腹主动脉、脊椎的位置关系。1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缺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只不结扎腰动脉,缺血组5只分别结扎左肾动脉与动脉分叉间所有腰动脉,12h后进行运动诱发电位评估,并取脊髓缺血中心区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腰动脉主干长度(6.897±3.764)mm,直径(1.211±0.145)mm,左和右分支长度分别为(104.832±2.610)mm和(11.003±2.687)mm,下4腰动脉的直径为(1.461±0.333)mm,下4与其他腰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5条腰动脉结扎后,运动诱发电位波形完全消失,HE染色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基本消失,可见坏死和凋亡样改变;对照组假手术前后均可记录到稳定的诱发电位波形,HE切片可见正常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结论兔腰动脉呈"人字形"分支,变异情况少,手术结扎方便,适于动物模型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脊髓缺血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脊髓缺血模型,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假手术组。采用H-E染色、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反应系统(RT-PCR)等技术检测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苷对脊髓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脊髓正常结构完全消失,低剂量组结构较完整,假手术组脊髓结构正常。高剂量组缺血损害情况介于低剂量组于假手术组之间。凋亡指数、表达NMDAR、iNOS、Caspase-3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最高,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则依次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脊髓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1)、Caspase-3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结扎腰动脉建立脊髓缺血模型,于缺血后6h、12h、24h、48h、72h取缺血脊髓标本,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记技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NMDAR1、Caspase-3在不同缺血时间的表达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NMDAR1、Caspase-3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RT-PCR、蛋白印记显示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MDAR1、Caspase-3表达增加,并且有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NMDAR1、Caspase-3在mRNA(r=0.947,P<0.005)、蛋白(r=0.984,P<0.005)水平呈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发现,NMDAR1、Caspase-3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结论脊髓缺血时NMDAR1、Caspase-3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加,NMDAR1、Caspase-3共同参与脊髓缺血性损伤过程,其表达与缺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性的影响及ERK/MA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对照组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药物组用16 μmol·L-1姜黄素(本实验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于U251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剂量为16 μmol·L-1)处理。 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法检测细胞侵袭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变化。结果 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法显示,在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对照组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平均值为160个,药物组为42个。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姜黄素作用后MMP-9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由76%降低至40%。Western blot法显示,16 μmol·L-1姜黄素分别作用于U251细胞0、24、48和96 h,ERK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ERK水平与ERK水平比值(pERK/ERK) 分别为0.48、0.42、0.35和0.22。结论 姜黄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侵袭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ER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静脉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被严重低估,Roberson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1,000例开颅手术中有1.5例静脉血流受损。Nakase还主张对静脉性梗死实施内减压、溶栓等治疗。该类疾病在处理上还有不少争议,效果也多不够理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兔静脉性脑梗死模型,观察颅内压对脑梗死的影响,以期为治疗颅内高压合并静脉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Notch1和Hes1、Hes5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1受体和其下游信号分子Hes1、Hes5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7例正常人脑组织中Notch1和Hes1、Hes5表达情况。结果星形细胞瘤组Notch1、Hes1和Hes5的表达均显著强于正常脑组织组(P〈0.05)。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Notch1和Hes1的表达水平Ⅱ~Ⅲ级显著高于Ⅳ级(P〈0.05),Hes5的表达在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星形细胞瘤组中Notch1的表达与Hes1一致性较好(k=0.503),与Hes5的表达一致性差(k=0.216)。结论Notch1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有关,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无关。Notch1可能主要是通过下游分子Hes1而非Hes5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质瘤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5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Ang2基因表达;CD34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用微血管计数(MVC)测定肿瘤血管生成。结果50例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可表达Ang2 mRNA片段。Ang2 mRNA表达与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呈正相关(r=0.821,P<0.01);高恶度胶质瘤Ang2mRNA表达、MVC分别显著高于低恶度胶质瘤(P<0 01);低恶度胶质瘤Ang2mRNA表达、MVC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结论Ang2可能通过参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对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结扎腰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为研究缺血性脊髓病、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良好的载体.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出腰动脉)和脊髓缺血组(结扎所有腰动脉),于术后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及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术后48 h对缺血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为(9.22±0.9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镜下可见脊髓缺血组大鼠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spase-3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脊髓缺血组阳性率远大于假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结扎大鼠腰动脉可以建立稳定的脊髓缺血模型,为脊髓缺血后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提供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