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分析以晕厥为主诉住院患者的晕厥常见病因,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近3年以晕厥为主诉的病例145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脑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立卧位血压等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因。结果 145例病因构成为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55%)、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6%)、心源性晕厥(18%)、其他原因性晕厥(2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是最常见的原因。心源性晕厥在70岁以上患者中较70岁以下患者显著增多(P<0.05)。结论应提高临床医生对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的认识,确诊主要结合临床表现、详细的病史以及辅以直立倾斜试验、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72.
成人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三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是一种很少见的多以儿童及少年起病的运动障碍疾病,临床上因其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及帕金森样症候,且对小剂量的多巴制剂或安坦等抗帕金森病治疗具有良好的反应,而称之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报道虽然不断增多,但以成年起病的DRD非常少,我们收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国产福沙匹坦(坦能)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 I N 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甲乳外科诊治的79例接受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福沙匹坦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扎司琼+地塞米松治疗,福沙匹坦组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74.
中青年起病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 是一种很少见的儿童起病的锥体外系、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其对多巴治疗具有独特良好的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对之报道不断增多,但国内报道大龄起病的DRD非常少。此文报道并分析五例中青年起病的DRD。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泪液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2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组71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75例、对照组67例。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Schirmer试验检测泪液分泌情况。采用 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Schirmer试验结果与MMSE和MoCA评分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chirmer试验结果对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AD组与MCI组患者泪液分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与MCI组泪液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chirmer试验结果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04,0.391;P<0.001),并与MoCA的各分项得分呈正相关(P<0.05)。Schirmer试验诊断AD及M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P<0.001)和0.753(P<0.001)。结论 认知障碍患者泪液分泌减少,其认知功能与泪液分泌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正>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不清3 h"入院。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食指活动不利,无法正常写字,伴言语不清,持续约3 min自行缓解。其后30 min内出现2次发作,表现为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不能行走,言语含糊,每次持  相似文献   
77.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 50岁,因“言语不清、左肢力弱 15d”于 2001年 5月 4日入院。患者 15d前突发言语不清,吐字欠清晰,但基本可表达清楚,伴口角向右歪斜、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同时出现左侧肢体力弱,不能单足站立及行走,左上肢可抬起,左手可勉强持物。1周后左上肢完全不能运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经颅多普勒技术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6例,给予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加服中药治疗,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比较TCD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64例(74.42%)椎基底动脉的终末支大脑后动脉血流异常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椎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减慢分别是67.44%和51.16%,少数出现动脉硬化症,分别是40.70%和29.07%。多数患者同时出现颈内动脉血流异常,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发生率较为接近,分别为86.04%和86.05%,以血流减慢为主。入选患者治疗后,有效74例,总有效率为86.05%,无效12例。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前者VA和BA的Vs、Vm均较后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具有无创性,可作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颅底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有效观察指标,显示不同时期病理变化,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右侧肢体无力9年余"于2008年5月4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肢体力弱,但尚能持物、行走,头颅CT报告为"多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未见强化",按"脑梗死"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逐渐出现智能下降,不能认人.  相似文献   
80.
动脉闭塞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特征是急性局部炎症反应 ,涉及到多形核白细胞 (PMN)的聚集。影响PMN募集的因素 ,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急性卒中的手段。IL 8是PMN强有力的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趋化蛋白 1α(MIP 1α)主要吸引单核细胞 ,IL 1β和IL 17诱导IL 8的产生 ,故在PMN募集中起间接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因子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 ,作者检测了急性卒中 1个月内IL 1β、IL 8、IL 17和MIP 1αmRNA在周围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的时间过程 ,并观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采集 2 9例发病 1~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