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观察益髓汤加西药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疗效,选取我院2008—2012年病历资料完整并连续接受益髓汤加西药治疗3个月以上的MSA患者6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UMSARS-I量表评分、卧立位血压变化。治疗3月后中医证候缓解总有效率为70.8%;UMSARS-I量表总分改善明显(P<0.001),量表各项目中除吞咽改善不明显外其余项目均改善明显(P<0.05),其中直立症状、跌倒、肠道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最明显(P<0.001);卧立位血压治疗后1月、3月对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3月对比1月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证明益髓汤为主的综合方案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尤其对体位性低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平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探讨血浆D 二聚体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30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病程第 1、3、7、14及 2 1天 ) ,并与 4 0例健康人及 4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从病程第 1天起即开始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至第 7天达高峰 (P <0 .0 1) ,以后又呈逐渐降低趋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与病程第 7天血浆D 二聚体水平呈负相关 (P<0 .0 5 )。患者的出血量与血浆D 二聚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脑出血急性期可能存在纤溶活性增高倾向。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对血浆置换(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后2周内入院的GBS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组7例,PE治疗组12例,PE合并MP冲击组11例。治疗4周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GBS的疗效。结果入院时MP冲击组、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Hughes评分分别为(3.1±0.7)、(3.4±0.8)和(3.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表明,PE治疗组及PE合并MP冲击组均较MP冲击组病情改善明显(均P<0.05);而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的病情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在治疗4周时Hughes评分进步1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7%和81.8%,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可独立步行5 m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2例(75%)和9/11例(81.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和PE合并MP冲击对GBS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MP冲击治疗。至于MP冲击治疗对PE治疗GBS的短期疗效影响,尚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4.
都市女性平时因为各种原因,在饮食方面会有所禁忌.可是一到节日期间.大多数人会将这些抛在脑后.整日喝酒聚餐,摄取较多甚至过量的高脂肪食物。专家指出,人们摄取的这些高脂肪食物.容易使人体油脂分泌过多.使肌肤内分泌失调.皮肤因而显得更加粗糙,而过度的吸烟、喝酒、饮咖啡、浓茶.都会破坏体内的维生素状况.让肌肤变得暗淡无光。  相似文献   
35.
正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大家对帕金森病认识的提高,来门诊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受目前人类科技水平所限,现阶段帕金森病的所有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疾病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在有效的治疗下,进展是缓慢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帕金森病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在线粒体疾病中,亮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tRNA1)基因突变是最为常见的致病突变之一,我们回顾性分析亮氨酸tRNA1基因突变所导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以及与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 经测序确认的亮氨酸tRNA1基因突变(MTTL1*3243A>G,3271A>T)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线粒体亮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MTTL1)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学特点、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 MTTL1突变导致线粒体腩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表型最多(13例),其次可见于糖尿病(1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1例)以及Leigh综合征(1例)和未分类的线粒体病(2例).多数患者为散发,有5例患者为母系遗传.表型与突变负荷无显著相关.结论 MTTL1基因突变具有高度的表型变异,表型与突变负荷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7.
病例1,男性,40岁.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6 d于2004年8月12日入院.8 d前有受凉史.入院6 d前双下肢无力,小腿及踝部酸胀感.5d前双手酸胀无力.1d前下蹲后不能站起.入院当日不能下地行走.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2级.双上肢腱反射减弱,双膝腱反射明显减弱,双跟腱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38.
选择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143例,采用常用药物治疗6个月,以肝功能不能复常为难治性慢性肝炎,其中慢迁肝26/56例(46.4%),慢活肝25/49例(51.0%),肝硬化29/38例(76.3%).经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分析,26例慢迁肝中抗 HCV 阳性率46.2%,明显高于恢复组的16.7%(P<0.025);25例慢活肝中 HBV 复制标志阳性率68.0%,明显高于恢复组的29.2%(P<0.01);29例肝硬化中,HBV 复制标志阳性率58.6%,也明显高于恢复组的11.1%(P<0.05)。提示 HCV 感染可能是慢迁肝难治的重要因素,HBV 复制是慢活肝、肝硬化难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