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局部化学治疗脑恶性肿瘤70例临床随访(摘要)赵克明,贡雁衍,卫启铭,闫学仁将1984年10月至1990年5月70例术中使用局部化疗患者进行远期随访。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70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59例,小脑7例,第三脑室及其周围4例。行肉眼全切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主因血痰6个月于1988年4月25日入院。痰涂片见有可疑癌细胞。胸片可见右肺上叶尖段肿块影。纤维支气管镜检:右肺上叶开口轻度充血,各段开口未见新生物,刷片未找到癌细胞。临床诊断:右肺上叶癌(周边型)。1988年5月12日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检见右肺上叶尖段肿块约8×8×7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泼尼松、抗氧化剂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复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1.42%,对照组3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77.24%,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肺功能,对于治疗IPF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虚血瘀兼痰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虚血瘀兼痰阻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20例,常规治疗包括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硝苯地平口服,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中药复方,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7%)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MPAP,LVEF,PCO2,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中药复方组MPAP,P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肺心病气虚血瘀兼痰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动脉血氧分压,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平均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对中药戒烟贴联合"5A"方案干预烟草依赖人群(痰瘀互结证)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60例烟草依赖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中药戒烟贴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每日给予尼古丁贴片贴敷,两组均配合"5A"戒烟干预方案。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FTND评分、MNWS评分、呼气CO值、每日吸烟量。随访2周,比较两组第8周点吸烟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有吸烟欲望减少烟量则胸闷、痰多、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这4个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FTND评分、MNWS评分及呼气CO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访视点日吸烟量均呈递减趋势;8周时两组戒断率无明显差距,但复吸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5A"干预措施,能取得同尼古丁替代品的相同疗效,但在缓解相关中医临床症状更具优势,使患者更为舒适地戒烟。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我科门诊治疗室于1995年~1999年治疗颈淋巴结核寒性脓肿破溃后的慢性溃疡,患者28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7~30岁。其中20岁以下27例。主要表现低热,颈部肿块形成脓肿、溃烂,间断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1.2治疗与结果常现消毒溃疡部位皮肤,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彻底刮除溃烂组织及结核病灶,直至露出正常的组织,用生理盐水猫爪草溶液冲洗创面,用利福平粉撒入创面,凡上林纱条、消毒敷料覆盖。术后Zd换药,用猫爪草溶液冲洗创面、撒入利福…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依据《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来阐述"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突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预防为先"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哮喘从少阳论治"理论为指导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平均每天使用的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平均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EV1及PEF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肺功能FEV1和PEF的改善以及减少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治疗、可预防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属于中医的喘证、肺胀、咳嗽等范畴,近年来成为除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外的第三大死因。现代医家们将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并根据不同的理化因素进行辨证分型,在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取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手段,远期疗效比较不明确,部分现代医家研究发现从病因病机治疗慢阻肺可取得极好的疗效,中医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基本原则,使慢阻肺患者发病次数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作者对近年来慢阻肺相关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为中医学治疗慢阻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