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兔肝VX2瘤模型MR灌注成像与MVD及VEGF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脏肿瘤MR灌注成像(PWI)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并优选灌注评价指标.材料与方法建立15只新西兰兔肝VX2瘤模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只,分别在肿瘤种植成功后的16、28、45天进行T2*WI的PWI和MVD、VEGF检测,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中的几个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百分率(SRRmax)、最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参数用于肿瘤灌注的定量研究,并分别与肿瘤的MVD计数、VEGF表达强度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SRRmax、SRSmax与MVD呈正相关(r=0.584,P=0.022;r=0.731,P=0.002),其中SRSmax与MVD的相关性更高;3组之间SRSmax和MVD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2,P=0.013;χ2=9.260,P=0.010),A组的SRSmax、MVD明显高于C组(P<0.05);各项灌注指标与VEGF表达强度不相关.结论 MR-PWI与MVD密切相关,SRSmax可作为优化的灌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L3~4间隙硬膜外穿刺,1%罗哌卡因1.0 ml+ 芬太尼10 μg(RF组),1%罗哌卡因1.0 ml(R组),回抽脑脊液至2 ml后蛛网膜下腔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RF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R组,RF组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R组,RF组的内脏牵拉反应和寒战发生率低.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在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醚吸入全麻辅助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关托咪啶+七氟醚(DS组,n=20)和生理盐水+七氟醚(NS组,n=20)两组.DS组于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70μg/kg,0.4μg·kg-1·h-1维持麻醉直到手术结束,NS组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七氟醚用量Ds组为(19.63±2.5)mL,Ns组为(38.4±6.2)mL,两组七氟醚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NI及MAP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00);两组组间HR及Cetscvo不同时间点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加强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并有效节俭七氟醚的量,能安全辅助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化疗栓塞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DWI)价值、动态变化特征及病理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方法建立肝VX-2瘤模型,选择40只模型分成4组并于介入术后不同时间行DWI并对各组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与不同b值组之间的ADC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当b=100s/mm2,非介入组、术后6、16、32、48h组,肿瘤周围ADC值、肿瘤中央ADC值与正常肝ADC值逐渐降低,术后16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各部位不同时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25,P〈0.01;F=2.496,P〈0.05;F=6.856,P〈0.01)。(2)介入至术后16h,肿瘤周围部分与正常肝细胞水肿程度迅速增加;术后16、32与48h肿瘤周围正常肝细胞水肿程度逐渐降低,肿瘤周围部分细胞水肿程度先轻微下降后继续增加;肿瘤周围部分坏死较术前有所增加。(3)VX-2瘤坏死部分表现为低信号、高ADC值;成活肿瘤部分表现为高信号、低ADC值。结论化疗栓塞前后DWI能够较好地显示并鉴别肿瘤坏死部分与成活部分;ADC值的变化与术后细胞内水肿、组织坏死及栓塞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影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种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ADC值动态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方法建立肝内VX-2瘤模型47只(25只种植1个部位、15只种植2个部位)。对全部种植兔于种植后第7、14、21天行DWI并对部分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采用SPSS12.0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b值组之间A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种植后第7、14与21天扫描,b值为100sdmm2,47例瘤周正常肝ADC值、肿瘤周围、肿瘤中央ADC值均高于b值为300s/mm。(F=17.964,P〈0.01;F=13.986,P〈0.01;F=128.681,P〈0.01),不同b值时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b值为100或300s/mm2时,种植后相同时间扫描正常肝实质ADC值高于肿瘤周围部分与肿瘤中央部分(F=176.586,P〈0.01;F=55.089,P〈0.01),不同部位相同b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植后第7、14与21天,肿瘤周围ADC值与肿瘤中央ADC值逐渐降低(b=100s/mm2,F=48.211,P〈0.01;b=300s/mm2,F=20.955,P〈0.01),不同时间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植后第7天与14天肿瘤未见明显坏死区,但是存在水肿等因素影响导致肿瘤ADC值下降部不明显。21d时肿瘤内部出现明显坏死,成活肿瘤部分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肿瘤坏死部分ADC值高低不等,而囊变、液化部分ADC值可高于正常肝实质。结论ADC值可以客观地反映肿瘤内部水分子的扩散情况与了解肿瘤的生长与坏死液化情况,在动态监视肿瘤的生长情况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疗效等方面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及临床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方式刺激尺神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首剂量1.0μg/kg,然后以0.5μg/(kg·h)的速度维持。C组同法输注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给首剂量前、给首剂量后即刻、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5 min、插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及临床作用时间。结果 D组给首剂量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临床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时合并应用右美托咪定不影响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但可延长其临床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早期CT表现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成人ANFH的CT片,分析其CT早期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结果在49例的58个股骨头中20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密度增高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31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7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X线和CT诊断的敏感性比较,得出x2=8.01,P<0.01,结果显示CT优于X线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能很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8.
气道狭窄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造成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采用气管支架置人技术治疗已丧失手术机会的气道狭窄,疗效显著。这类操作需要麻醉医师提供良好的气道安全保障。我院自2010年以来在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金属支架置入5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例患者,女1例,男4例,年龄56~91岁。1例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致气道受压变窄,1例为纵隔肿瘤术后复发气道食道瘘,1例为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9.
MRI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髋关节难治性常见病,在骨缺血坏死中发病率最高,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多和年轻化趋势,临床发现时大多已进入不可逆转的中晚期,病变可最终使髋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治疗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发现病变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以往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靠X线平片及CT,早期尤其0-Ⅱ期的诊断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30.
曾琦  刘建滨  袁友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03-2904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其他胰腺肿块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方法:将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块性病变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胰腺癌30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癌8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9例,壶腹癌19例,胰腺假性囊肿18例,胰腺炎性肿块14例。胰腺肿块性病变的CT表现复杂、多样,有许多相似点,但各有其影像学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与其他胰腺肿块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