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急性期吞咽障碍系统管理对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和2012年1-12月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03例,其中2010年98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2012年105例为治疗组,入院即时完成吞咽功能评估,随后进行饮食指导、吞咽训练等系统管理,观察两组间住院期间肺炎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值、改良Barthel生活指数(MBI)评分的改善值、住院时间、发病3个月病死率。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肺炎发生率37.8%,治疗组肺炎发生率8.6%,对照组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χ2=23.62,P〈0.01)。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值、MBI评分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6.98,P=0.001;t=-12.30,P=0.001)。对照组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t=24.50,P=0.001)。发病3个月随访,对照组病死率6.12%,治疗组病死率0.95%,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治疗组(χ2=8.57,P〈0.05)。结论 急性期吞咽障碍系统管理明显改善后循环脑梗死预后,减少住院期间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2.
内皮素1增高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作为一种强效血管和神经活性肽,内皮素1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情况下表达增加,可能对神经组织产生有害作用。然而,增高的内皮素1有无直接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内皮素1有无直接诱导原代培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大学的病理学教研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与移植免疫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1-03/2002-0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研究所实验室进行。来自于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的原代神经元培养,新生大鼠由中山大学医学中心动物研究所提供。干预: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5d后分别加入0.2,20nmol/L内皮素1处理24h,用Annexin V,Hoechst 33258染色半定量测定细胞凋亡。再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定量检测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或内皮素受体B拮抗剂对20nmol/L内皮素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效果。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内皮素1直接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以及其通过的ET受体亚型。结果:加入0.2nmol/L内皮素124h后,Annexin-V和Hoechst 33258阳性染色细胞率分别为(23.00&;#177;9.96)%,(9.82&;#177;0.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nnexin-V:(13.50&;#177;3.35)%;Hoechst 33258(8.21&;#177;2.17)%1。加入20nmol/L后24h,Annexin-V以及Hoechst 33258染色阳性细胞率(50.50&;#177;10.78)%,(13.78&;#177;1.52)%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20nmol/L内皮素1组凋亡率分别为(0.20&;#177;0.15)%和(26.11&;#177;3.28)%;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内皮素受体B拮抗剂分别部分阻断了内皮素1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内皮素1组凋亡率为(13.58&;#177;4.92)%,内皮素受体B拮抗剂+内皮素1组为(9.99&;#177;3.30)%,与内皮素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较高浓度的内皮素1(20nmol/L)可直接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其A受体和B受体亚型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复方脑益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arterial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1 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脑益嗪组、西比灵组和对照组 ,脑益嗪组每次 1粒 ,每日 1~ 2次 ,西比灵组每夜睡前 5~ 1 0mg,对照组右旋糖酐液 5 0 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 1 2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周 ,对比其临床疗效及TCD的改变。结果 脑益嗪组和西比灵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益嗪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4.
高血压性脑出血经颅多普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的脑血流的变化。方法 :对 6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 6 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TCD测定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及脉动指数 (PI) ,观察其参数有无差异性。结果 :在血肿量 <2 5ml出血患者组中 ,病灶区V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血管P <0 0 5或 <0 0 1,而患者组中出血半球与未出血侧比较P <0 0 5。大量出血组的出血侧Vm低于中量以及小量出血组Vm ;PI值大量出血组高于中量以及小量出血组 ,P <0 0 5。结论 :应用TCD检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变化 ,某些参数与出血量有高度相关性 ,TCD所测得脑血流参数值可间接推断出血量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甘露醇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大小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对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初步探讨。方法 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非甘露醇治疗组,使用头颅CT测量血肿大小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lood flow mean velocity,Vm)及脉动指数(Pulse Indexes,PI),对实验前后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测量血肿量以及使用TCD测定Vm及PI值,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后CT显示实验组血肿量增加,而对照组有所减小,二者比较P<0.05;Vm值显示实验组减小,而对照组增加,二者比较P<0.05;PI值显示实验组增加,而对照组减小,二者比较P<0.05,以上均提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早期发病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以免血肿扩大,加重病情,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有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对40例服用左旋多巴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联合应用恩他卡朋自身对照研究.在试验前和添加恩他卡朋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分别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比较试验前和添加恩他卡朋治疗后左旋多巴每日服用总量,并对不良反应统计分析.结果 加用恩他卡朋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UPDRS评分均有下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UPDRS评分下降明显(P<0.01);在添加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左旋多巴每日服用总量下降与试验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发现严重不良事件(P>0.05).结论 恩他卡朋添加治疗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加外周脱梭酶抑制剂治疗有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30例有剂末现象的帕金森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加外周脱羧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恩他卡朋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在试验前和添加恩他卡朋治疗后第一周、第四周、第八周分别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1]评分,并且比较试验前和添加恩他卡朋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左旋多巴每日服用总量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恩他卡朋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8周UPDRS评分均有下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UPDRS评分下降明显;在添加治疗后4和8周,左旋多巴每日服用总量与试验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没有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左旋多巴加外周脱羧酶抑制剂治疗有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添加恩他卡朋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9.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理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0.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实验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Gb761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Feeney法自由落体撞击脑损伤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损伤后15min,60min及24h分别腹腔注射EGb761及生理盐水。第5天用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原位凋亡、大脑半球含水量、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外伤后15min及60min给予EGb761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P<0.05),外伤后24h给药,神经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Gb761有抗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但应在外伤后尽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