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热休克因子1在热休克反应时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筛选和初步鉴定热休克因子1调控的下游凋亡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热休克反应模型,抽提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心肌和肺组织的总RNA进行基因芯片实验,观察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上述差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分析,筛选含有热休克元件的基因;通过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进一步验证热休克因子1对上述基因表达的调控。结果 热休克反应后,野生型小鼠与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40个。经Genomatix和TESS软件分析发现其中Fasl、Fas、Bim、Bak等8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热休克因子1结合位点。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证实,热休克反应使Fasl在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增高,而在稳定转染热休克因子1的Raw264.7细胞,Fasl的表达较转空载体细胞明显降低。结论 热休克因子1可调控FasL等多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甘露醇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大小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探讨甘露醇的用药指证.方法 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非甘露醇治疗组,使用头颅CT测量血肿大小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blood flow mean velocity, Vm)及脉动指数 (Pulse Indexes, PI),对实验前后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头颅CT测量血肿量以及使用TCD测定Vm及PI值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T显示实验组血肿量增加,而对照组有所减小,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m值、PI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发病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以免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1病例资料 1.1病例1 1.1.1一般资料:男,4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6h"于2009-08-24入院。患者入院前6h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可在床上抬起患肢,但不能行走,伴有言语不清。发病前15d内共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10余次,每次数分钟可完全缓解;吸烟史20a,3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史。1.1.2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kPa),构音不清,部分感觉性失语,右鼻唇沟浅,  相似文献   
24.
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的密切关系早已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水平的提高以及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报道,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证实。本文就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TIA继发脑梗死的TCD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病情预后、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TIA继发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即刻、脑梗死后第1、3、7、14天进行床边TCD动态观察,并与EEG、头颅CT、MRI和NIHSS评分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即刻TCD异常率高于头颅CT、MRI和EEG,并且异常程度与NIHSS评分成正比关系,能更早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结论对TIA继发脑梗死的患者,TCD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入院即刻TCD的异常程度与脑梗死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有关,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6.
首发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机理。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脑卒中的精神障碍类型,年龄,群体,头颅CT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治疗与预后特点。结果:首发脑卒中后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3.7%,出血性卒中达53.8%,经综合治疗后,70.1%患精神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首发脑卒中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7.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 ,以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 1mmol·L- 1 的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 :热休克预处理组心肌细胞中αB 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H2 O2 所致的细胞死亡率及LDH释放率降低 ,总抗氧化能力增强 ;H2 O2 可引起αB 晶状体蛋白从胞浆向胞核及微丝移位。提示热休克预处理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αB 晶状体蛋白可能通过细胞内移位 ,保护某些核结构 ,稳定细胞骨架 ,并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 ,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36例青年人脑梗塞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例青年人脑梗塞病因分析梁秀竹,肖卫民我院自1990年~1994年共收治40岁以下经头颅CT确诊的脑梗塞病人36例.现报告于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在3~40岁,平均年龄22岁,其中病因明确28例,病因不明8例,见表1。...  相似文献   
29.
梁秀竹  肖卫民 《广东医学》1995,16(5):317-318
年轻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附36例分析)湛江中心人民医院(524037)梁秀竹,肖卫民为探讨年轻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0~1994年收治的36例40岁以下脑梗塞患者进行病因、临床表现、预后等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发病在2 4h内的ACI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山莨菪碱加降纤酶静脉滴注 ,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 ,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降纤酶治疗ACI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