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牵引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均为57例,牵引组采取牵引治疗,联合组则采取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牵引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中药联合针灸对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肩周炎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均为56例。单一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联合组患者则采取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单一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3.
<正>1病例资料52岁男性,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0 d入院。头痛主要表现为钝痛,疼痛部位以左侧枕部为主,与体位的关系明显,坐立位时加重,平躺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入院体格检查未法线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MRI检查显示双侧额颞顶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强化,小脑扁桃体低位(图1A~D)。核素显像检查显示C1~2水平后方放射性分布浓聚影,多系脑脊液漏出(图1E~H)。入院后,经绝对卧床休息、大量补液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腰椎穿刺术测定颅内压,因无明显脑脊液流出,未能检测出准确颅内压。综合评估病情后,诊断为自发性低颅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hMLH1基因完全失活机制及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 检测hMLH1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利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paⅡ/MspⅠ酶切-PCR方法 检测异常甲基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分析hMLH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0例NSCLC中,hMLH1基因LOH发生率为65%,甲基化发生率为67.5%,72.5% hMLH1蛋白表达阴性,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9例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中有21例(72.4%)同时发生LOH和异常甲基化.结论 hMLH1基因异常在NSCLC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完全失活机制可能主要为:LOH 异常甲基化.  相似文献   
45.
发生于大脑后动脉P2段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比例不到1%,其治疗仍为难点。我科收治2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例1,女性,32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 h"入院。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CT示:右侧环池有  相似文献   
46.
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文章论述了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总结了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培养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旨在为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总结1984年8月至2010年8月施行的23例左半结肠一期手术的经验。23例手术中,1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其中1例还伴有癌性穿孔,5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严重外伤性降结肠破裂,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行一期修补术。术后切口感染4例,未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及其对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经大鼠股骨及胫骨分离并鉴定BMSCs,构建反转录病毒pLXSN-TERT重组子并转染BMSCs,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TERT-BMSCs的成瘤性。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痴呆模型组、BMSCs组和TERT-BMSCs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试法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BMSCs组、TERT-BMSCs组较痴呆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明显改善(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 BMSCs组、TERT-BMSCs组BDNF、NMDAR1、SYN蛋白阳性细胞着色的平均灰度值比痴呆模型组增高(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 TERT基因转染的BMSCs比普通BM-SCs对VD的康复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NMDAR1和SYN的表达,影响了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49.
利用应激建立抑郁相关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依据应激理论结合现代实验动物学 ,建立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 ,探讨抑郁的基本病机。方法:利用环境刺激造成应激状态后加半量利血平造成抑郁动物模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全脑去甲肾上腺素 (NE)、五羟色胺 (5 -HT)的含量,并与经典的抑郁模型组、半量利血平组、空白组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半量利血平组相比 ,模型组小鼠脑内NE、5 -HT含量显著下降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经典抑郁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应激加半量利血平所造动物模型成功 ,说明环境刺激引起的应激所致气机失调与抑郁的发生、中枢NE、5 -HT等神经递质变化、神经内分泌调节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生物信息学科研转化教学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实践性和进展性。在教学中把前沿性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充实教学内容,使科研转化教学并促进教学的进步。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发挥生物信息学的应用特性,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