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3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指发生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外科治疗难度大;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的老化及可能存在各种基础疾病,使其外科治疗又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 .发现5例患者均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脊柱增强CT、MRI、DSA检查均见异常,经手术治疗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1例,部分切除1例.认为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较少见,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基因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s)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cl-2与来源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GSLCs并鉴定后,检测Bcl-2在GSLCs以及相应原代胶质瘤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比较分析;此外对GSLCs中Bcl-2水平及来源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从8例胶质瘤标本中培养出GSLCs并通过鉴定.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Bcl-2在GSLCs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结果分别为P<0.001和P<0.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Bcl-2的在Ⅳ级脑胶质瘤来源的GSCL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级脑胶质瘤来源的GSCLs.结论 首次检测并发现GSCLs中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此结果与胶质瘤干细胞(GSCs)特点相符,这可能是GSCs产生治疗耐受性并逃避凋亡的原因之一.以Bcl-2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须能诱导GSCs凋亡,才有望治愈胶质瘤.  相似文献   
14.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而颅内继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则是临床常见的居第3位的颅内转移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不良,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点。本文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例颅内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等情况,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DAM10基因mRNA及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共计43例脑胶质瘤患者标本,低级别胶质瘤22例,高级别胶质瘤21例,取脑膜瘤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ADAM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平均灰度值结果如下:阴性对照组为4.8,低级别组为22.1,高级别组为32.3,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膜、瘤组织内血管壁上.结论 胶质瘤恶性度越高,肿瘤侵袭性越强,ADAM10表达也越多,推测其可能参与胶质瘤侵袭生长;ADAM10同时也在血管壁上有较多表达,推测其可能与瘤周水肿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Hippo信号传导通路下游转录辅助因子YAP对胶质瘤细胞系U87MG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blot法验证YAP在U87MG中的内源性表达,通过过表达YAP以及siRNA干扰技术分别外源性表达YAP及干扰内源性YAP表达,进而利用细胞划痕实验评价YAP在u87MG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结果Westernblot结果证实YAP在u87MG细胞中内源性表达;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YAP过表达能够促进细胞的迁移,而干扰表达则阻碍细胞的迁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AP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而且在细胞迁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恶性肿瘤细胞、无法产生有效应答可能与其异常的细胞因子表达有关。胶质瘤的微环境存在异质性,肿瘤细胞、正常脑细胞、免疫细胞和干细胞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相互作用。现对目前在胶质瘤中已知的重要细胞因子的功能进行综述,并展望这些细胞因子的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6例经开颅、立体定向活检或神经内镜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病灶位于胼胝体者2例,左尾状核者1例,左额叶者1例,右小脑者1例,前颅窝底及视神经管者1例,经开颅手术切除+地塞米松治疗者2例,经开颅手术切除+地塞米松+放疗者1例,经开颅手术+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者+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经神经内镜手术+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随访3~25个月,病灶完全消失者5例,病灶显著缩小者1例,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建议以立体定向活检取病理为主,推荐激素+化疗+放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年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4-03~2006—03我们对60例脑出血伴瘫痪的中年患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16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右侧Poppen入路13例、左侧人路3例,术中行脑室引流术处理脑积水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术后发生同向偏盲2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1例,复视加重1例。11例(全切8例,未全切3例)术后随访0.5—4年,全切患者均恢复;未全切患者行放疗,随访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松果体区脑膜瘤;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对侧侵袭较多的脑膜瘤,因显露不完全而难以全切,小脑幕上下或者大脑镰两侧联合入路可作为备选方案。术中或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可增加术中显露程度,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