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强白(OXLDL)与一氧化氨(NO)的相互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48例动脉粥样硬化(AS)患血浆OXLDL与血小板孵育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OXLDL与NO相互作用后的水平变化。同时与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血浆OXLDL显增加血小板聚集率(P<0.01),OXLDL与NO相互作用后明显降低NO水平。血小板聚集的增加与OXLDL呈正相关(r=0.631 P<0.01).而与NO呈负相关(r=0.562 P<0.01)。结论:OXLDL激活血小板,灭活NO,二的平衡紊乱与A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3.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0.5%~1%[1,2].由于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等女性特异性危险因素,中青年女性CVT相对多见,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低[1,3].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正确认识老年CVT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  相似文献   
24.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也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高毒力菌株核糖体027型的出现,导致艰难梭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目前,艰难梭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迅速,不同地区的艰难梭菌具有不同的感染特点。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比较清楚,该菌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研究也初步呈现出中国艰难梭菌感染现状和分子特征。本文从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国内外感染现状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推进中国艰难梭菌感染防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cheA基因在幽门螺杆菌体外趋化和体内定植中的作用.方法 从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全长cheA和cheY基因.构建该两个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取目的 重组蛋白rCheA和rCheY.rCheA和rCheY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及DEAE-52柱层析法制备rCheA-IgG和rCheY-IgG.构建cheA基因自杀质粒,根据同源重组交换原理利用该自杀质粒构建cheA基因敲除突变株(cheA-),采用PCR及测序对cheA-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rcheA-IgG和rCheY-IgG锚定靶蛋白及蛋白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测定cheA-突变株与野生株CheA和CheY分子磷酸化水平.采用幽门螺杆菌趋化模型及BALB/c小鼠感染模型,比较cheA-突变株与野生株体外趋化及体内定植能力的差异.结果 PCR及测序结果证实cheA-突变株基因组中cheA基因被敲除.0.001~0.1 mol/L盐酸作用10 min,野生株CheA和CheY磷酸化水平分别从(59.6±11.5)和(55.5±10.2)μmol迅速下降至(10.8±2.6)和(5.5±1.2)μmol(P<0.05),cheA-突变株CheY磷酸化水平均较低且无明显变化(P>0.05).cheA-突变株对盐酸、硫酸和乙酸趋化聚集环直径[(10~20)±(2~3)mm]明显小于野生株[(16~24)±(2~3)mm],P<0,05.野生株感染小鼠胃黏膜标本中幽门螺杆菌分离阳性率(90%)明显高于cheA-突变株(40%),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也显示野生株感染小鼠胃黏膜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数量(6.3×103±2.1×103拷贝/mg)也明显高于突变株的(8.3×101±3.1 ×101拷贝/mg),P<0.05.结论 cheA基因在幽门螺杆菌体外趋化和体内定植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实时荧光PCR法分析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浙江省各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40例HBVDNA病毒含量>105拷贝/毫升的浙江籍(杭州、湖州、金华、绍兴、台州、宁波各40例)HBV感染者的基因型.结果 240例HBV感染者中基因B型82例占34.17%,基因C型140例占58.33%,基因B,C混合型15例占6.25%,基因D型3例占1.25%,未捡出基因型A、E、F.结论 浙江地区HBV基因以B、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D型基因偶见.各地区间基因型分布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行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连续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急症血管内治疗的89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低NIHSS评分患者(NIHSS评分≤5分)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分为直接手术组42例(入院后即行血管内治疗,术后标准药物治疗)和补救手术组47例(入院时先标准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加重后再行急症血管内补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依据术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19例(mRS>2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低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94.4%(84/89)的患者实现了血管成功再通,78.7%(70/89)的患者90天功能预后良好,术后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演变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急性脑梗塞患病程第1、2、3、7、14天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结果 55名患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持续升高可延至病程的第二周末(P<0.01),高峰出现在病程的1-2天。NO水平的高低与梗塞范围的大小、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NO可作为脑梗塞患病情判断的一个指标,并为临床适时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9.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菌.近年来,耐药型肺炎链球菌出现迅猛,在我国和众多亚洲国家尤为明显~([1]).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迅速增加,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2]).因此,我们对5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了大环内酯药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情况和耐药基因erm(B)、erm(TR)、mef(A)及mef,(E)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及神经细胞凋亡。 方法: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测量仪检测局灶性脑梗死后各时间点坏死区和半暗带皮层血流量;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结果: 脑梗死后坏死区皮层血流量呈波浪样改变,3 h降至最低,为正常血流量的9.36%±1.72%,6h后回升,12 h达高峰,为正常31.18%±1.44%,24-48 h血流量再度下降,与3 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半暗带皮层血流量6 h降至最低,为正常皮层血流量的30.88%±7.11%,9-48 h上升,至48 h血流恢复至正常91.90%±4.56%,与其它组差异显著 (P<0.05)。TUNEL结果显示,局灶性脑梗死组 6 h 开始出现凋亡细胞,主要集中于半暗带区,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梗死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梗死48 h后凋亡细胞达峰值。 结论: 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与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关系,其血流量的恢复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了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