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优化人Hexastatin基因,并进行表达、纯化及体外的活性实验,为人Hexastatin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优化并合成人Hexastatin基因,然后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诱导表达的条件.在超声破碎细菌和包涵体后,用Ni-NTA层析柱纯化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得到pET28a-Hexastatin表达质粒,在BL21菌体中高效表达,表达的可溶性Hexastatin蛋白占总蛋白量的45.1%,纯化后的人Hexastatin蛋白的纯度可达90%,质量浓度为80 μg/ml;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表达蛋白为目的蛋白;人Hexastatin蛋白对肿瘤细胞C6、人乳腺腺瘤细胞(MCF-7)以及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2.9%±3.6%、48.8%±2.9%、52.7%±2.5%.结论 成功地表达了优化的人Hexastatin蛋白,证实人Hexastatin蛋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抗血管疗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的免疫对策.对40例肝功能正常且乙肝病毒标志5项检测(ELISA)全部阴性者按0、1、3月,20vgx3方案,重复接种乙肝疫苗两个免疫程序,于30天后抽血化验抗HBs,结果仍为阴性者,给予卡介菌素注射液1.0mg,隔日肌注,连注15次后,再次按O、1、3月免疫接种程序给予注射20vg的重组乙肝疫苗.结果 显示,40例免疫失败者加用免疫佐剂和乙肝疫苗后.其抗HBs阳性率迭95%(38/40).结论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后,可通过加用免疫佐剂提高抗HBs阳转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E838及其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对白血病L1210细胞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及生命延长作用。方法 以L1210荷瘤IRM-2小鼠为模型,实验分对照组、CTX组、E838组、E838+CTX组,分别检测肿瘤抑制率、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与脾指数、生命延长率等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E838治疗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对荷瘤小鼠白血病L1210有较强抑制作用。生命延长也有提高作用。结论 E838对白血病L1210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CTX合用时,能提高疗效及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52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在专科ICU病房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现将该组病例的术前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6~80岁,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12例胸外伤伴心肌挫伤病人的早期观察,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护心肌,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26.
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远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Gy 137Cs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免疫细胞对LPS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将C57BL/6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照射组给予4 Gy照射.照射10周后小鼠按组别分别提前24 h和1h腹腔注射LPS( 20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取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CD4、CD8、B220细胞比例检测,脾脏与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冲洗单侧股骨进行有核细胞计数.结果:与假照射对照组小鼠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的CD4,CD8细胞比例和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B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1h后,照射组小鼠的CD4细胞较假照射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24 h后,与假照射组小鼠相比,照射组小鼠CD8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胸腺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4 Gy照射10周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在接受LPS刺激后,两组小鼠反应也有差异.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电离辐射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小鼠脾细胞活性的影响,阻断p38-MAPK通路对小鼠脾细胞的防护作用。方法 从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脾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在照射前、后给与p38 MAPK通路阻断剂SB203580,观察对辐射损伤的防护和治疗作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辐射对小鼠脾细胞活性的破坏作用与剂量正相关;体内实验表明低剂量的辐射可以提高脾细胞的活性,高剂量辐射能破坏其活性;在亚致死剂量的辐射下,照射后用SB203580对小鼠脾细胞活性的治疗作用不明显,照射前用SB203580对小鼠脾细胞活性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阻断p38-MAPK通路可以有效预防辐射对小鼠脾细胞的损伤,无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E838对辐射导致小鼠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的防护作用。方法:小鼠照射前给予E838,观察其存活率和动物平均存活时间;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 Gyγ射线照射后小鼠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并与给予同类药物小鼠进行比较,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SPSS12.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E838预防用药能够明显提高损伤动物的30天存活率,E838低、中、高剂量组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5%、85%、75%,平均生存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护指数分别为1.99、2.56、2.46。E838与炔雌醇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动物平均生存天数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838能明显减轻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E838低、中、高组,TDNA百分比(11.68、6.24、9.05)、TL(18.53、10.09、16.02)、TM(2.13、0.64、1.21) 和OTM(2.52、0.99、1.59 )残余损伤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838与炔雌醇、尼尔雌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838对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鹧鸪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分布特点及其作用。方法 用亲和组化法检测鹧鸪呼吸道与消化道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荧光素Alexa488标记禽流感病毒H9N1和人流感病毒H1N1,分别与鹧鸪呼吸道、消化道各解剖部位组织细胞结合。结果 鹧鸪呼吸道同时表达SAα-2,3Gal和SAα-2,6Gal两种受体,但其消化道仅表达SAα-2,3Gal受体。SAα-2,3Gal受体在鹧鸪呼吸道各部位和消化道结肠上皮细胞呈强阳性弥漫分布;SAα-2,6Gal受体在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呈强阳性弥漫分布,而副支气管、消化道结肠均为缺乏或仅表达极少量。H9N1禽流感病毒与鹧鸪呼吸道各部位和消化道结肠均结合;人流感病毒H1N1与鹧鸪的气管、支气管、次级支气管结合,但未见与副支气管和结肠结合,此结果与鹧鸪呼吸道和消化道SAα-2,3Gal和SAα-2,6Gal受体分布总体一致。结论 鹧鸪同时表达SAα-2,3Gal和SAα-2,6Gal受体,能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结合,有助于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基因重配,提示其可充当流感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上升。基层医院对AMI患者,在不能短时间内转入有条件做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医院的条件下,进行静脉溶栓,是及时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2001年7月-2008年10月,通过对未能实施溶栓救治原因的分析,以求进~步提高溶栓率,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