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根据体表心电图的改变来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相关动脉的价值。方法: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RCA)组(51例)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变。结果:右冠状动脉(RCA)组患者导联AVL的ST波段压低≥1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左旋支(LCX)组患者(91%vs10%,P<0.01)。导联I的ST段压低≥1mm发生率也高于冠状动脉左旋支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vs15%,P>0.05)。右冠状动脉组患者导联AVL的QRS波群R/S之间的比值明显低于冠状动脉左旋支组(2.7±0.4vs3.4±0.5,P<0.01),导联I的R与S之间比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0.7vs3.54±0.9,P>0.05)。结论:AVL导联ST段的压低和R/S比值缩小是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E838对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615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辐射对照组、E838组、炔雌三醇(EE3)组。E838组和EE3组分别腹腔注射E838和EE3,另两组给予等体积茶油,第3次给药24 h后进行剂量为1.5 Gy的137Csγ射线全身照射,观察其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E838组、EE3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838组畸变细胞与EE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838可降低辐射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畸变细胞数,对骨髓细胞染色体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王月英  温成东  张志芳 《护理研究》2011,25(14):1225-1227
从中医研究成果、盐酸小檗碱(BBR)促进胰岛B细胞修复的作用方面阐述了BBR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BBR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及口服BBR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情况及两者在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TNF-α及MBP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及M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血TNF-α及MBP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且不同病情分级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髓鞘碱性蛋白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病情轻重有重要关系,临床密切监测该指标有助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现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利用p38抑制剂SB203580(SB)抑制p38通路对6Gy受照小鼠免疫细胞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SB组,每组10只。SB组和照射组小鼠接受以6Gy137Csγ射线的全身照射。SB组小鼠照射24h后腹腔注射SB(15mg/kg),每2d1次,共给药5次,其余2组小鼠腹腔注射对照溶液。小鼠受照10d后处死,取外周血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B220表达,取骨髓细胞测定ROS水平。结果: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WBC)、CD8、B220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骨髓ROS水平升高(P<0.01)。SB组外周血CD8比例较照射组上升,骨髓ROS水平下降(P<0.01)。结论:SB对小鼠6Gy照射后造血免疫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照射后骨髓细胞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SB203580对接受γ射线照射的C57BL/6小鼠造血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组、照射(IR)组及SB203580给药(SB)组,以6.0 Gy 137Cs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SB组和IR组的C57BL/6小鼠。收集并计数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BMMNC);骨髓细胞半固体培养法检测BMMNC增殖能力。另外收集小鼠BMMNC,同样分组,IR组与SB组细胞进行1 Gy体外照射,照射之后孵育过夜,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SB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分别比IR组高111.8%和157.7%(P<0.05);SB组BMMNC较IR组高135.4%,CFU-GM高188.5%(P<0.05);SB组BMMNC内ROS较IR组低56.2%(P<0.05)。结论 SB203580对照射造成的小鼠造血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照射后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周素萍  王月英  韩新 《中外医疗》2008,27(28):163-163
目的 探讨有出血倾向及有出血史血透患者在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惠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组A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透析开始时一次性注入,组B采用普通肝素(UFH)常规应用,观察两组各项出、凝血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MWH组各项出、凝血指标在透析期间及透析后无明显变化,但与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P<0.01和0.05).结论 LMW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较为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体育素质”理论出发,针对我校体育改革的状况,在实践基础上论证体育素质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先地位,并对如何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移植性黑色素瘤B16小鼠肿瘤动物模型,观察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抗肿瘤效应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合用137Csγ射线是否具有抑瘤增效的作用.方法 将80只IRM-2荷瘤小鼠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低、中、高(5、7.5、10 mg/kg)药物组及药物联合照射组,每组10只.药物组与药物联合照射组对应性腹腔注射相同剂量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1次/d,连续7d.药物联合照射组和照射组于给药的第4天进行全身l Gy γ射线照射,1次/d,连续5 d.观察各组小鼠肿瘤抑制率及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与脾指数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各剂量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t=4.58、9.07、6.67,P<0.05),联合137Csγ射线后能提高抑瘤效果与对照组比较(t=8.09、10.35、6.71、P<0.05),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各组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38、3.803、2.841,P<0.01),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99、2.540,P<0.01),结论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的生长,对造血和免疫系统可能有保护或促进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