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医药卫生   29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374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L)-10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M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374的表达水平。构建AMI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AMI组(n=12)、AMI+miR-374组(n=12,AMI小鼠心肌注射miR-374)。采用qRT-PCR检测假手术组和AMI组心肌组织中miR-374的表达水平及各组Ⅰ型胶原(COL1)A1和Ⅲ型胶原(COL3)A1 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心脏功能,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长轴缩短分数(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比色法检测各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Massontrichrome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纤维化程度。miR靶基因数据库预测IL-10为miR-374的潜在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采用qRT-PCR检测转染miR-374 mimics对IL-10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AMI组和AMI+miR-374组心肌组织中IL-10、P65和P50蛋白表达。结果AMI患者血清中miR-37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MI组心肌组织中miR-37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相比AMI组,AMI+miR-374组LVEF和FS明显降低、LVDd和LVDs明显升高、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明显升高、COL1A1和COL3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P<0.01、P<0.001)。miR-374可靶向调控IL-10并抑制其mRNA表达。相比AMI组,AMI+miR-374组心肌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P65和P50蛋白磷酸化明显增加(P<0.05)。结论miR-374可能通过抑制IL-10的表达显著促进心肌梗死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估腕带式血氧记录仪Agenda watch-700W在OSAHS临床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睡眠打鼾的门诊患者,给予PSG监测的同时行腕带式血氧仪监测,比较AHI和ODI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阈值的ODI在诊断OSAH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HI和ODI成正相关。采用 ODI≥8为诊断OSAHS标准,具有相对较好的敏感性(81.2%)和特异性(93.3%)。结论:腕带式血氧仪具有对临床疑似OSAHS患者进行初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6月内再入院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设计,连续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454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量表)等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随访。结果 406例完成6个月随访研究,其中有55例再入院。再入院组与非再入院组比较分析显示,医嘱出院、疗效好、社会功能恢复好、依从性好均可减少再入院风险,而住院时间短及既往多次住院可增加再入院风险。结论医嘱出院、精神症状改善明显、社会功能恢复好、依从性好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 ~ 70岁,体重指数18 ~ 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26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参麦注射液组(S组).麻醉诱导后S组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转机前输注完毕.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于术前3d、术后3、7、14 d进行MoCA评分(<26分为发生POCD),记录术后14 d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3d比较,C组术后3、7d、S组术后3d时MoCA评分降低(P<0.01);与C组比较,S组术后3、7d时MoCA评分升高,POCD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改善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5.
槲皮素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和M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人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基因mRNA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细胞MMP-2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胃癌BGC-823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05,P<0.005).槲皮素处理组MMP-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槲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MMP-2的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6.
视网膜脱离是导致视力下降及失明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98年开始至今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检查出43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其中完全脱离35例.部分脱离8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及表皮生长因子(EGF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手术治疗的PCOS患者25例,以及同期因良性卵巢肿瘤行剥除术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卵巢组织中ERα、ERβ、GPR30及EGFR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ERα、ERβ、GPR30及EGFR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中ERα、ERβ、GPR30及EGFR蛋白的表达定位。结果:PCOS卵巢组织中GPR30及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始基卵泡及初级卵泡中,GPR30蛋白主要定位表达于卵母细胞胞浆与胞膜以及颗粒细胞的细胞核,始基卵泡卵母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初级卵泡卵母细胞,较对照组GPR30在PCOS组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中表达均升高;EGFR蛋白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的细胞核,在PCOS组表达升高。结论:GPR30及EGFR在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障碍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连线专家团     
正From妈妈小家伙每天都去外边玩耍3~5次,每次1小时左右,每天定期服用AD滴剂一粒,因为一直是纯母乳喂养,总奶量没准确测过。请教专家请问目前宝宝的饮食安排以及饮食量对于13个月的宝宝是否合理?宝宝长得胖,我担心会过度喂养。这么大的宝宝用不用再补充鱼肝油这些东西呢?宝宝很依赖母乳,习惯奶睡而且吃夜奶,请您教教我什么时间适合断夜奶?怎  相似文献   
89.
王晓燕  周文  张一弛  郝丽娜 《中国药事》2018,32(9):1301-130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6年醒脑静注射液所致14例不良反应报告,对患儿年龄、用药原因、用法用量、使用溶媒、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规律。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本身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中1~3岁儿童占57.14%;非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患儿占80%;以5%葡萄糖为溶媒所致的ADR达78.57%;儿童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达71.43%。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应明确其功能主治,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更安全;减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3岁以下患儿在有替代药物的情况下,不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生产厂家应加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儿童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3D打印的体外模型评价使用动态导航系统引导下环钻在不同深度定位的精确度。方法: 设计并使用3D打印技术以Veroclear树脂制作标准化模型,分别在距离模型外表面5、10、15 mm深度预留半球型空腔。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并将数据导入动态导航软件中(迪凯尔公司,中国),建立导航路径规划。在导航引导下使用直径4.5 mm的环钻完成入路操作,每个深度完成10例入路。拍摄术后模型的CBCT,重建导航下的入路轨迹,并与设计路径进行对比,计算实际动态导航路径与设计路径之间的二维距离偏差、深度偏差、三维距离偏差及角度偏差。结果: 5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二维距离偏差为(0.37±0.06) mm、深度偏差为(0.06±0.05) mm、三维距离偏差为(0.38±0.07) mm、角度偏差为2.46°±0.54°;10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4项偏差分别为(0.44±0.05) mm、(0.16±0.06) mm、(0.47±0.05) mm、2.45°±1.21°;15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4项偏差分别为(0.52±0.14) mm、(0.16±0.07) mm、(0.55±0.15) mm、3.25°±1.22°。随着进入深度的增加,动态导航系统的三维及深度精确度均下降(P<0.01),定位角度偏差与进入深度无关(P>0.01)。结论: 动态导航技术在15 mm的深度范围内仍可以达到较高的定位精确度,但其偏差值随着进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