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7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 ,起病突然 ,病情来势凶猛 ,病死率高 ,存活者多有明显的后遗症。提高对该症的认识 ,预防该病发生 ,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可以提高治愈率 ,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我院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 4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患儿 48例 ,男性 3 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5~90天 ,其中 1个月内 2例 ,3 0~ 5 9天 3 8例 ,2~ 3个月 8例。均无产伤史和窒息史。单纯母乳喂养 43例 ,混合喂养 5例。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伴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 …  相似文献   
32.
通过MRS对 8种 β 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析 ,了解其耐药性 ,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采用K B法 ,按NCCLS 2 0 0 0年公布的标准判断结果。MRS对 (β 内酰胺类(包括加有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孢类等抗生素耐药率极高 ,MRSA表现最为突出 ,耐药率超过 85 % ,MRSH次之。治疗MRS感染时 ,应遵循NCCLS公布的标准 ,β 内酰胺类、头孢类和其他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体外药敏有可能呈敏感 ,但临床无效 ,不应该报告其敏感结果。297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折@马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检验科!重庆400…  相似文献   
33.
34.
脑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脑肿瘤,侵袭性强,治疗的敏感性差,预后不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及耐药机制认识逐渐深入。神经分子病理是近年来在传统组织病理学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肿瘤细胞的受体、生长因子、染色体、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等的变化,并根据以上检查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生长速度、转移侵袭性及对抗化疗和放疗的可能性等相关信息,较传统病理客观,且简便易行,在分析和判断胶质瘤的生长,分化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构建胶质瘤综合治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还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在美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年发病率为2~9/100 000,2004年统计全年约有18 400新患者被诊断为恶性脑肿瘤,同时有12 690例病人死于此病,占儿童肿瘤死亡病人的26%,成人肿瘤死亡病人的2%.颅内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胶质瘤,具有高的死亡率和短的中位生存时间.过去20年中虽然对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如立体放射神经外科等新的临床治疗手段,且辅助设备的发展使神经外科的手术变得更加精细、安全、彻底,然而胶质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未见提高.同时各种新化疗药物的应用结果同样未能提高胶质瘤患者整体的中位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大鼠分化期神经干细胞(differentiated neural stem cell,DNSC)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耐受(oxidative tolerance,OT)的差异。方法取SD胎鼠培养DNSC,用浓度为0.05mmol/L、0.10mmol/L、0.25mmol/L,0.50mmol/L和1.0mmol/L的H2O2进行损伤干预,观察2,4,8,12和24h后细胞损伤情况。同时观察用H2O2(0.5mmol/L)损伤2h后,DNSC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啶(PI)染色的结果。观察热休克蛋白(Hs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用透射电镜(TEM)检测DNSC损伤前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当H2O2浓度达到0.25mmol/L时,DNSC开始死亡。给予0.5mmol/LH2O2损伤2h后,位于神经球周边的DNSC死亡并脱落,存活的细胞位于神经球中心。近中心区域Hsp70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上升,而Hsp27、CAT和SOD无明显阳性表达。TEM检测结果显示,存活细胞均为比较原始的细胞;距离中心越远,细胞分化程度越高,中心区域细胞具有原始细胞特点。结论随着DNSC的发育,其抗H2O2损伤的能力下降。相对原始的DNSC抗H2O2的OT能力要高于分化较好的DNSC。经H2O2损伤后存活的DNSC仍然具有增殖和细胞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8.
侧脑室经脉络裂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神经外科医师如何利用脑室的自然裂隙到达第三脑室、基底池等脑组织深部结构又几乎不损伤正常脑组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0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放大10倍的显微镜下对侧脑室脉络裂体部、三角部、颞部依照手术入路逐层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脉络裂介于丘脑与穹隆之间呈倒“C”形。经脉络裂体部可到达第三脑室顶部;经脉络裂三角部可到达四叠体池;经脉络裂颞部可到达环池。本研究对经脉络裂到达上述部位的手术入路进行了显微解剖和观察。结论:经脉络裂入路处理第三脑室、颞叶内侧、环池的病变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脉动真空灭菌器常见故障的维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动真空灭菌器是高档灭菌设备,被医院广泛应用。现将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故障介绍如下,以引起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微侵袭外科的发展,也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