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0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采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联合共情护理对艾滋病(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为提升该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AIDS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共情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抗病毒(艾考恩丙替片)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指标,生存质量和不良情绪评分,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3+、初始CD4+T淋巴细胞(CD4+CD45RA+)水平、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OS-HIV)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8+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C-反应蛋白(C...  相似文献   
72.
报告1例成人胶样粟丘疹,并描述皮肤镜特点。患者女,51岁。双侧颧部淡黄色丘疹4年余,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胶样粟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棕黄色无结构团块被白色条纹分隔,呈橘瓣横截面样改变;团块间隔及周围有分枝样血管。进一步对皮肤镜下呈无结构团块的三种疾病(胶样粟丘疹、汗管瘤及皮脂腺腺瘤)的皮肤镜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其团块形状及血管分布等有所不同。皮肤镜检查在胶样粟丘疹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磁敏感性可以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的组织由于成分与结构的差异,磁敏感性往往各不相同,有效地利用磁化率的差异可为组织结构与功能提供额外的信息.基于这种新的成像对比机制,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诞生.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磁敏感性差异的存在,特定组织在MR成像过程中会出现"成像倍增",这种现象被称为磁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意义。方法:自2019年4月至12月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进行动态CT-MPI扫描,获得每个心肌节段的灌注参数,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流量比值(r...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北京市丰台区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营养知信行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的全方面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家咨询,编制出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丰台区的餐厅和食堂中抽取341名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营养知信行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常住在城镇(8.69±2.97)、大专学历(9.00±3.06)的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得分较高;食堂的从业人员(39.11±3.12)、常住在城镇(37.47±6.59)的从业人员营养态度得分较高;食堂的从业人员(36.08±7.02)、厨师(33.03±9.27)、容纳600人以上的餐饮单位(33.28±10.78)的从业人员营养行为得分较高。结论 餐饮单位从业人员的营养知信行得分较低,需要增加从业人员营养宣教的机会,提升文化程度,对小规模企业、服务员的营养教育需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80例CHB 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素口服,观察6个月。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RIA 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及CD80 和CD86 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血清ALT 复常、HBeAg 和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34.4%、91.1% 和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9%、78.9%和63.3%(P<0.05);血清MMP-9、TGF-β1 和Ang-II 水平分别为(30.5±3.6)ng/ml 、(19.5±2.2) ng/ml 和(33.7±4.1)ng/dL,与对照组【(22.4±2.7)ng/ml 、(22.6±2.8) ng/ml 和(46.3±4.9)ng/dL,P<0.05】比,差异显著;Th2和Th1细胞及CD80和CD86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6±1.5)%、(9.8±2.3)%、(2.5±0.7)%和(1.6±0.5)%,与对照组【(9.0±2.7)%、(7.9±1.4)%、(1.9±0.3)%和(1.1±0.2)%,P<0.05】比,差异显著。结论 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CHB患者可能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7.
紫外线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定为一类致癌物.近年来,由于平流层臭氧的厚度下降和气溶胶、表面反射率、太阳活动和气候的变化,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水平显著增加.皮肤是人体最大、最外层的器官,也是保护机体的第一道屏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会导致晒伤、炎症、光免疫抑制、光老化甚至皮肤癌.机体表面及环境中的微生物都会受到环境中紫外线辐射的影响,改变微生物组的组成和丰度.微生物组也可通过几种重要的光保护机制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伤.在医学领域,紫外线辐射可通过作用于某些皮肤微生物来进行疾病的治疗.多种微生物及其代谢物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也表现出了防治紫外线损伤的作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微生物组产生的光生物学效应、微生物体为抵御紫外线辐射及紫外线辐射应用于临床皮肤病治疗的现状.然而,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组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明确微生物对抗紫外辐射的机制,为人类预防紫外线损伤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心理科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出院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方法,观察6个月.于活动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结果 活动后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完善延续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9.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有研究证实弹性成像评分法、比值法有助于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1],有文献指出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与乳腺肿块的的大小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SR在乳腺较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高[2].本研究旨在探讨SR值在不同大小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0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病灶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肿块内彩色像素百分比(color pixel density,CPD)、最高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腋窝淋巴结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共15项指标,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8例患者中病灶纵横比>1者75例(69.4%),微钙化57例(52.8%),病灶内血流分级Ⅱ~Ⅲ级57例(52.8%),CPD≥10%者48例(44.4%),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 mm者51例(47.2%),淋巴结纵横比<1.5者59例(5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项参数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边界、回声分布、最高血流速、阻力指数等9项参数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D、淋巴结纵横比及微钙化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337、3.754、3.033,95% CI分别为4.537 - 58.826、1.269- 11.108、1.040 - 8.840.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部分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