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报告4例顽固性癫痫病人,采用慢性小脑刺激系统治疗癫痫,经3~24个月随访,发现在刺激前后,EEG,H反射,视觉诱发电位(VEP)有显著改变。根据文献,本文简要讨论了神经生理学在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的应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4例156份不同脑组织病变标本中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发现血管细胞瘤和胶质瘤中DNA含量最高,而癫痫病灶、颅咽管瘤、畸胎瘤、脉络丛乳突状瘤和脑脓肿壁内DNA含量最低。讨论了脑瘤中DNA的研究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63.
慢性小脑刺激在治疗癫痫中的应用祝正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本文介绍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的组成及手术过程和检试方法。到目前为止已有15例癫痫病人使用慢性小脑刺激器(9男,6女),年龄从12岁到33岁(平均20.1岁),都有癫痫病史,平均病程是8.9年,这...  相似文献   
64.
本文报告3例顽固性癫痫,采用自行研制的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经27个月观察,2例癫痫发作消失,1例因导线折断而失效,但该例在刺激有效期中癫痫发作显著减少。文中对作用机理、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癫痫的点燃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点燃的动物模型是具有诱导致癫和自发性发作模型两者优点的致癫模型。认识癫痫点燃的动物模型,可使我们认识癫痫的机理,为我们药物和外科治疗癫痫提供帮助。本文简略回顾癫痫点燃的动物模型的历史,就何为点燃、点燃现象、点燃机理、点燃与人类癫痫的关系等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处理要点,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分别位于颈2以及颈4水平脊髓背侧,4例于延髓背侧和肿瘤之间可见薄层囊变间隙.肿瘤最大径3~6.5 cm.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MRI检查,9例术前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行术前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死亡3例,其中围手术期因严重灌注压突破死亡1例,死于晚期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可减少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显微技术熟练应用以及术后人工辅助呼吸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2006年-2010年治疗5例位于脑功能区的DNT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电生理特点、手术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DNT均表现有与部位相关的癫痫发作,MRI具有特征性表现,脑电图检查表现为部位相关局灶性异常。5例均行术中脑电监测,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论DNT手术目的是治疗癫痫,显微切除肿瘤效果良好,术中脑电描记有指导切除肿瘤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的处理.结果 术前行脑室外引流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术中行侧脑室-枕大池分流35例,未作处理15例,行侧脑室外引流3例;术后因脑积水不能缓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结论 术中行脑室-枕大池分流术对大多数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侵犯颞骨岩部的肿瘤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颞骨岩部结构复杂,累及该部位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手术难度大.文中探讨累及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的一般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侵犯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患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按肿瘤解剖学起源可分为3类:颅外起源者13例,颞骨岩部起源者18例,颅内起源者7例. 结果:全组患者均予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13例颅外来源者病理显示恶性程度高,除手术死亡2例外,余11例随访5年已有6例死亡.18例颞骨岩部来源者多为良性病变,术后面瘫发生率高,仅1例患者因手术并发症死亡.7例颅内来源者仅1例转移瘤于术后5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生存质量良好. 结论:该类肿瘤有3种来源:颅外起源、颞骨岩部起源和颅内起源.颅外起源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来源于颞骨岩部及颅内者良性病变多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