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现已定位35型,17型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其中呈显性遗传的第4型和呈隐性遗传的第7型是较常见的亚型.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编码蛋白spastin与paraplegin,二者同属于AAA ATP酶家族.现对研究较多的这两型进行综述,并借此反映该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progressive facial hemiatrophy,PFH)是一种表现为单侧面部进行性萎缩的少见疾病,同时伴癫(癎)及艾-迪瞳孔者更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现已定位35型,17型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其中呈显性遗传的第4型和呈隐性遗传的第7型是较常见的亚型.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编码蛋白spastin与paraplegin,二者同属于AAA ATP酶家族.现对研究较多的这两型进行综述,并借此反映该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的影响。方法模型组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BalB/c小鼠,第0天、第7天、第14天腹腔注射致敏,从第28天开始分别给予不同次数和方式的激发。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包括三次滴鼻激发组、二次雾化20min激发组、三次雾化20min激发组、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每组12只。激发后48h采用整体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结果以增强的呼气间歇(enhanced pause,Penh)表示,测定肺功能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对全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Penh%)和BALF中嗜酸粒细胞比例(EO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次滴鼻激发组EOS%和Penh%显著高于其他雾化激发组(P〈0.05),其中BALF中EOS%三次滴鼻激发组(46.30±4.55)%,与二次雾化20min激发组(31.19±12.84)%、三次雾化20min激发组(29.00±12.33)%、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37.08±8.44)%相比有显著差异,与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41.17±8.78)%无显著差异。三次滴鼻激发组PC100[(3.75±1.79)g/L]和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5.94±3.27)g/L]、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5.19±1.88)g/L]有显著差异(P〈0.05)。三次滴鼻激发组激发过程中动物死亡2只,其余各组均无死亡。结论滴鼻和雾化激发均能成功建立哮喘模型,其中滴鼻激发建立的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升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DECTPA图像及PE栓子形态、解剖分布。结果 (1)PE解剖分布特点:老年组PE与非老年PE组分布相似。老年组孤立性肺亚段PE(ISSP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5.85,P<0.05)。(2)CTPA直接征象:1级肺动脉两组均未见栓塞病例;2级肺动脉PE分布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1.275、0.002,P>0.05);3级肺动脉PE分布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4~5级肺动脉三型PE征象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9、8.162、5.342、3.785、8.624、6.852,P<0.05)。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χ2=7.819,P<0.05;χ2=4.267,P<0.05);非老年组以支气管动脉扩张征最常见。(3)DECTPA图像后处理技术:段、亚段级肺动脉显示率上,MPR优于MIP、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0、27.974、2.902、9.111、49.049、17.963,P<0.05)。结论 PE解剖分布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老年组患者ISSPE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PE分布类型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  相似文献   
36.
大数据(big data)是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力量。全科医学教育大数据(big data in GP education)属于教育大数据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指整个全科医学教育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根据培养要求所需的、一切用于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并且可创造巨大潜在价值的数据集合。全科医学教育大数据不仅有大数据的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综合性、因果性、完整性、创造性等特点。全科医学教育大数据的结构可分成个体、课程、院校、区域、行业5个层面。其应用价值体现在与全科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推动全科医学教育改革上,主要表现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个性化,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个人学习将越来越量身定制;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多元化,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将使全科医学教育过程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多维度、全时程教学模式;全科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实现更科学、更准确、更高效的全科医学教育管理;全科医学教育评价可量化,教与学的行为信息将越来越精确地被记录下来,评价结果将变得更为真实可信。因此有理由相信利用全科医学教育大数据来促进全科医学教育改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在我国逐步开展和完善,"互联网+"概念下的现代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学的趋势.依据全科医学发展的趋势,在全科医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率先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基础上升级完善在线学习社区,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培训的质量.介绍全科医师在线学习社区的优点和问题,并从教学形式、学习方法、网络自主学习、社交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在线学习社区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建设与探索.  相似文献   
38.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是利用多种技术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其在医学领域中已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军兴起的全科军医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同样有着巨大潜力及优势,尤其表现在战伤急救课程教学中.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军教学实际,展望该项技术在全科军医急救课程中的价值与未来.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在以社区居民个体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全科医师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执行者,拥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在全科医师培养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全科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前培养过程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对未来全科医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期望通过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式及加强社区教学实践等途径,完善全科医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和分析标准化患者用于全科医师考核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至今参加过全科医师考核的19名标准化患者、57名全科医师及24名评委,进行有关标准化患者用于全科医师考核的问卷调查,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尽管存在个别差异,但是从统计学分析,无论是标准化患者、全科医师还是评委都对标准化患者用于全科医师考核持肯定态度.结论 标准化患者用于全科医师考核是有意义的、合理的、可行的、公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