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自右颈中央区浅层(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何时需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1ymph node behind the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清扫术。方法 自2014年3月~2015年9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306例右侧或双侧PTC患者,分析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转移个数、转移灶大小对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以及转移灶大小对于预测LN-prRLN转移有统计学差异,当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为1.5个,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43%及76.65%,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13;当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灶大小为0.45 cm时,其敏感度为90.20%,特异度为48.90%,其AUC值为0.726,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双侧或右侧PTC患者,当右颈VI-1区淋巴结转移个数≥2个且转移灶>0.45 cm时,需行LN-prRLN清扫。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多种超声征象联合对直径>1.0 c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直径>1.0 cm的251例258枚PTC和190例207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超声表现,包括瘤体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A/T)及微钙化,采用χ2检验比较PTC与NG超声征象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C的危险超声征象;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本组258枚PTC和207枚NG形态、内部回声、A/T和微钙化等超声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1.511、105.411、41.483、121.072,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A/T>1和微钙化是PTC的危险超声征象,其OR值分别为5.013 (95% CI 2.919~8.610)、5.811(95% CI 3.411~9.901)、15.399(95% CI 7.576~31.301)、4.141(95% CI 1.687~10.164)。单一超声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6.0%~79.5%和71.5%~96.1%,2种超声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1.2%~57.0%和92.3%~99.0%,3种或4种超声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1.8%和99.0%~99.5%。 结论瘤体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A/T>1和微钙化是PTC的重要超声征象。尽管单一超声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而多种超声征象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PTC的特异度,从而降低PTC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卒中后认知障碍为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目前认为血压与卒中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血压可能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产生潜在影响,并且控制血压可能有助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改善或预防。血压与卒中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较为复杂,可能取决于特定的血压参数和卒中的不同阶段。目前卒中后的最佳血压控制水平尚不统一。本文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血压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血压影响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机制,以及控制血压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重要依据,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硬化与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测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测3400条血管,按照症状、体征、头颅CT或MRI分为前循环、后循环和多发性脑梗死(前、后循环脑梗死)。结果:发现颈动脉硬化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高于椎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糖化低密度脂蛋白 (Gly LDL)和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Gly ox LDL)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关系。方法 Gly LDL采用微柱亲和层析法。Gly ox LDL采用微柱亲和层析加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NIDDM合并颈AS者 (病例 1组 ) 30例 ,无糖尿病的颈AS者 (病例 2组 ) 4 8例。对照组 32例。结果 两病例亚组Gly LDL和Gly ox 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病例 1组Gly LDL和Gly ox LDL含量显著高于病例 2组 (P <0 .0 5 )。结论 Gly LDL和Gly ox LDL在颈AS中起重要作用 ,尤其在糖尿病病人颈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中国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6名SAD患者、31名CAS患者及50名正常老年人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AD组及CAS组ApoE 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SAD组为15.2%,CAS组为14.5%,对照组为3.0%,但CAS组ApoE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SAD组(P<0.05);CAS组为41.9%,SAD组为21.7%本研究提示,ApoE4等位基因是SAD和CAS的共同危险因素,但ApoE2等位基因对CAS病人患A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口岸面临着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在此情况下,海关作为口岸卫生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阻断疫情的跨境传播.然而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暴露出在我国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核心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影像队列中的267例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根据24 h动态血压将其分为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通过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及图像分析获得颅内动脉Willis环近端血管壁斑块特征,包括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出血、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多发斑块(斑块数量≥3个)等指标。比较3组基线特征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校正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关系。结果 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分别有36、119及112例。(1)反杓型血压组年龄更大(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67.3∶64.6∶61.9岁,P=0.042),合并糖尿病比例更高(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46.4%∶41.2%∶22.2%,P=0.037);血压指标中,反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更高(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144∶139∶136 mmHg,P=0.025)。(2)杓型...  相似文献   
40.
中药总蒽醌粗提物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单味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中提取总蒽醌类化合物,观察其对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方法以95%乙醇提取并加用碱撮酸沉淀法提取蒽醌类成分,观察其对Cu^2+诱导的LDL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法(TBARS)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药物对氧化的抑制率以及抑制率为50%时所需药物浓度(IR50)。结果总醌类提取物使氧化动力曲线迟滞相延长,峰值降低,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