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化疗是妇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的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抗肿瘤药物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毒副作用,通过了解病人的联合用药方案及各种药物的作用原理、用法和毒性反应,按时、准确、安全给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使化疗顺利完成,从而提高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介绍血管内介入治疗28例病人共29个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经验.方法 将病人分为栓塞组(21例共21个CCF)和带膜支架组(7例共8个CCF),分别使用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治疗,评价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比较CCF的闭塞率和ICA的通畅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死亡.所有病例的CCF均完全闭塞,栓塞组ICA通畅占14/21,带膜支架组ICA通畅占7/8.结论 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都是血管内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带膜支架技术在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方面可能优于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但仍需更大规模、更长随访时间的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技术在血管内治疗CCF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现代分子遗传学把人类Y染色体分成两个大小近于相等的主区:一个常染色质区(Yp~(ter)→q~(11));一个异染染色质区(Yq~(11)→q~(ter))(p、q分别表示染色体短臂及长臂)。由于Yq长度主要由Yq上的异染色质(Yq~h)长度决定,所以Yq的长度多态性主要就是Yq~h的长度多态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一直认识不一,一些学者认为:Y染色体长臂增长与身高、行为  相似文献   
84.
2003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在传统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铋剂)基础上,加用谷维素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2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TGFRβ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脑动静脉畸形(BAVM)易感及出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BAVM患者外周血(n=53),健康对照人群来自体检中心(n=12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IL-17A-197 G/A,TGFβ1-509 C/T及TGFRβ2-875 A/G基因的SNP特征,并做关联分析探讨以上基因SNP与BAVM易感及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BAVM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A-197 G/A和TGFβ1-509 C/T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Rβ2-875 A/G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VM出血组IL-17A-197G/A的G/G基因型和TGFRβ2-875 A/G的G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 TGFRβ2-875 A/G的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南方人群易感BAVM的危险因素,IL-17A-197 G/A的G/G基因型可能与BAVM易破裂出血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评估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接受HR-VWI检查的颅内动脉瘤分为破裂组(n=12)和未破裂组(n=88),对比两组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宽度、高/颈比(aspect ratio,AR)、子囊和瘤壁强化等级。以动脉瘤是否破裂为因变量,以上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破裂动脉瘤中,对症状性亚组(n=8)和无症状亚组(n=8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破裂组的动脉瘤大小(t=2.187,P=0.031)、AR(t=3.164,P=0.002)、子囊比例(P=0.012)和瘤壁强化分级(P0.001)大于未破裂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瘤壁强化等级是破裂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未破裂动脉瘤中,症状性亚组瘤壁强化分级(P0.001)和AR(t=3.939,P0.001)大于无症状亚组。结论破裂动脉瘤中HR-VWI瘤壁强化分级高于未破裂动脉瘤,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存在瘤壁强化现象。有必要获得瘤壁的组织学标本,与HR-VWI结果对照分析,进一步研究瘤壁强化的机制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
作者报告1例少见的由原发性颅内血肿所致的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患者男性,65岁,既往健康。在卧床时突感左腿力弱并笨拙,左上肢亦轻度受累,不能坐或行走。检查发现左手指伸肌、左下肢屈肌肌力Ⅳ级,腱反射及跖反射正常;感觉,包括位置觉均正常。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阳性,辨距不良和平衡障碍,血压16/10.7kPa(120/80mmHg)。CT及MRI显示右中央前区矢状窦旁一原发性血肿,体积4cm~3,血管造影未见血管畸形,但3个月后复查MR见血肿附近有一小静脉血管瘤;病人3周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用于高危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为高危型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83例高危结肠癌患者治疗情况,其中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的39例为腔镜组,44例行开腹结肠癌切除术患者为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同时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可促进高危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过程中会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有研究[1~3]报道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40.7%,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本研究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肿瘤科住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患者,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和分析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I比值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217例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