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STK15基因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erine/threoninekinase15,STK15)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K15在62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及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STK15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STK15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率为0%(0/8),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STK15基因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提示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判定胶质瘤恶性程度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LY294002组(Akt抑制剂),每组12只。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检测脑梗死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Akt、t-Akt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MPO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缺血脑组织p-Akt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MPO活性和TNF-α含量(P<0.05),也显著降低缺血脑组织p-Akt表达水平(P<0.05);脑室内注射LY294002,显著抑制白藜芦醇的这些作用(P<0.05)。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3.
Notch信号通路与脑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Notch信号通路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信号通路,且在多个物种中表达。Notch信号对于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广泛的多样化的影响,可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Notch信号通路也与其他关键性的癌通路有较多的相互作用,与一些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对于不同的肿瘤,Notch信号既具有促癌作用,也具有抑癌作用。另外,Notch信号对于同一肿瘤的不同级别或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也可能不同。经研究表明Notch信号在一些脑肿瘤(脑胶质瘤、髄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脑膜瘤)中异常表达,且与这些脑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为脑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4.
85.
86.
患儿,男,1岁5个月。以哭闹不安两个月,频繁呕吐一个月为主诉于1987年10月30日前来门诊行脑CT扫描,提示第四脑室内占位急诊入院。体检:意识朦胧不清。消瘦明显,双眼眶呈脱水状态。头颅较大,前囱未闭且张力甚高.颈项抵抗。双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四肢活动正常,双侧巴氏征阳性。因病情重,颅压高,当即行脑室外引流,一周后因并发脑室系统感染而拔除脑室外引流管。4小时后患儿昏迷不醒,再次行脑室外引流。经术前准备后于1987年11  相似文献   
87.
前、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22例,均经CT和脑血管造影确诊,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3年,显效9例,进步4例,改善4例,恶化2例。作者强调手术应根据肿瘤所侵袭的范围和蔓延方向采用不同的入路,以充分显露,尽可能全切除肿瘤。生物粘合剂和明胶海绵对修补硬脑膜以及重建颅底有效。  相似文献   
88.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晚发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晚发性颅内血肿杨卫忠张国良梁日生刘才兴石松生倪天瑞我科近几年来收治7例心脏换瓣术后晚发性颅内血肿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16~42岁,平均23岁。心脏换瓣手术至发现颅内血肿的时间2.3个月~13年,平均6.5...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一些现代化设备和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为脑干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因此而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国内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专科医院应用CO_2激光或超声振荡吸引手术器(CUSA)对脑  相似文献   
90.
回顾了1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步1例,好转3例,中、重残各例,死亡8例,该病病情复杂多变,预后恶劣,尽快恢复脑功能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包括及时恰当地采取颅脑手术在内的系统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