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74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对包括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在内的脑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血脑屏障限制了放化疗药物以有效的浓度到达肿瘤细胞。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大部分肿块及对浸润部分的辅助治疗,以多功能纳米粒子为基础的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发展为实体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氧化铁、量子点等为代表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针、光学探针以及结合多种成像方法的探针为实体脑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加敏感的分辨能力和更加清晰的成像。此外,多柔比星、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肿瘤内输送,也从最初的脂质体转运系统和多聚物组成的非磷脂纳米粒逐步发展到兼具多种功能的新型纳米粒子转运治疗系统。通过改变其大小、组成和表面化学性质,纳米粒子能够发展成为结合检测、成像、药物靶向导入的多功能平台,尤其是靶向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在实体脑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利用纳米粒子进行诊断和治疗脑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方法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对手术时间和术后脱位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理想的髋关节囊重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70例髋关节病变初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的病人,分为A、B、C三组,A组、B组各30例,C组10例.术中A、B、C三组分别采用了修补缝合至臀中肌肌腱上,大粗隆打孔穿线缝,TwinFix锚钉原位重建三种方法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比较三组间的缝合时间和脱位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24周,三组间的脱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缝合时间最长(P<0.05),C组缝合时间最短,但A、C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囊韧带的修补重建对维持髋关节囊的张力有重要意义.采用TwinFix原位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恢复了髋关节的后稳定性.此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最大程度恢复髋关节正常解剖关系,关节力学重建稳定,可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但其远期疗效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患者投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门诊患者投诉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门诊患者投诉由平均每周发生46次(千人/周)下降到平均每周发生21.5次(千人/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对门诊患者投诉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患者对门诊部工作的满意度,还为医院打造品牌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整个护理全过程中实施预见陛护理,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出院时均能扶拐下床行走,随防3个月~1年,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术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提高。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外科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5例,轻残1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难度大,术前影像资料分析及术中术者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可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7.
护理论文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不仅能够体现一所医院的护理水平,更能反映医院的学术氛围和护理人员的素质 [1]。提起撰写论文,一部分护理人员不知道从何下笔?写什么?怎样去写?如何投稿等问题,现将我的写作体会及投稿方法报告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的需要,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更新知识,经常阅读护理杂志是护士进行终生自我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笔者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来,业余时间一直坚持自学,通过自学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如阅读杂志时先把目录浏览一下,选择对专业有指导作用和对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详细阅读,并将可以借鉴的方法、新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学习写作思路从中受到启发,悟出写作技巧,同时将阅读时产生的灵感--大脑中写作论文的选题及构思也记录下来,再将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撰写论文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腰椎管减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间,选择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于术后6h皮下注射半量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钙),间隔24 h后皮下全量注射,以后每间隔24 h注射一次,直至患者出院.引流管拔除时间为前次注射低分子肝素后22 h,即下次注射前2h.药物抗凝期间,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入选患者7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8.5±4.5)d.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除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未放引流外,其余患者均放置引流管,术后平均引流量为(319.5±218.5) ml,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43.2±14.4)h.无大出血事件发生,1例患者出现切口瘀斑,1例出现切口渗血,4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结论 对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杀手。为此,对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以及促进其发展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由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影像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以及可定量分析等优势,已经成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活体内病变机制和治疗效果的首选成像手段.作者概述了HER2亲合体的研究现状,主要针对放射性核素标记元素,如18F、64Cu、68Ga、99Tc、111In、188Re/186Re等,对HER2特异性的亲合体ZHER2:342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